2022/10/24(中時新聞網報導)震天響的鞭炮聲日前在東港漁港響起,全台第一艘符合國際C188人權工作環境漁船、琉球籍「健元銘88號」漁船緩緩駛出港邊,準備前往所羅門群島的海外基地作業,此次航行也為台灣漁業史寫下新的一頁。
為達國際對人權要求,改善外籍漁工在船上生活環境,台灣政府於去年按國際C188漁業工作公約,修改國內造船法令,規定採最嚴格條件規定,所有設備及空間都必須符合C188人權標準,不過因為成本太高,許多船東都打消建造新船的想法,仍在觀望期。
在外界都不看好情況下,本身擁有造船事業的船主曾譯霆表示,為了漁業理想及熱愛,同時也起帶頭作用,因此建造「健元銘88號」漁船。不僅克服漁船所需要的作業空間難題,也兼顧C188所規定的船員生活空間條件,並通過交通部審核,為台灣遠洋漁船開創新的一頁。
船隻為198噸、船長33米,裝載量約100噸,是第一艘按照國際C188人權公約標準打造的台灣遠洋小型延繩釣漁船,符合漁工生活空間建造,漁工起居室為2至4人一室,皆備有冷氣空調。
而每位船員平均都有一平方米以上的生活休閒空間,船上走道寬敞挑高190公分,兩邊廁所開口通風採光佳,床舖長190、寬80公分,並設有置物櫃以及折疊桌可供船員使用,船上更有3間以上的衛浴室及空間設備、熱水器、飲水機以及冰箱等,顯示台灣漁業展現照顧外籍漁工的決心。
曾譯霆坦言,同規格魚船可以搭載20名漁工,且儲物倉庫空間大,可以存放漁獲及補給,但捨棄空間讓漁工有更舒適環境,全船漁工僅12人。
坦言未來作業模式仍待考驗,但他也希望台灣漁業能夠永續,而且得到國際的認同,打造符合國際規範的漁船,正是他們實踐理念的證明。
首艘符合國際人權規範漁船駛出東港 寫下台灣漁業新頁--中時
-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