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映照好滋味/潘憲榮

  • 2022-10-18

陽光亮麗的季節,走訪漁村常會遇到曝晒海產的場景,這些薪傳先人製作食物的畫面,頗有特色;每遇到這些景況,我總會停下腳步,感受一下漁村的特殊風情。

馬崗石花菜

小漁村蘊藏古樸而優美的景色,漫遊其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前些日子,造訪北海岸極東小漁村-馬崗,在廟埕前看到一位阿嬤在晒東西,趨前打招呼,她很熱心地告訴我:「這是漁村特產-石花菜,經過熬煮,可做成石花凍,是一種天然養生的食品……」 阿嬤身體十分硬朗,從13歲就開始採集石花菜,已有六十幾年的經驗。採集石花菜相當辛苦,有時甚至必須潛水,她熱心地帶我到潮間帶,告訴我哪裡能找到石花菜,也許是歲月留下的豐富經驗,阿嬤腦海中好像有一幅石花菜的分布圖,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勤勞、勇毅的精神,令人刮目相看。

有趣的是,阿嬤還特地為我介紹她的裝備,一是特製的防滑布鞋,鞋底有凸狀物猶如釘鞋,潮間帶有些地區較滑,行走必須非常小心;一是網狀袋子,在水中採到石花菜立即放在網狀袋裡,可減少阻力,而且可避免石花菜飄散。

採回石花菜,先做好清潔處理,然後拿到有陽光的地方曝晒,剛開始石花菜是紫紅色,在陽光照射下會逐漸變成金黃色,整個流程大約要晒七至十天左右。晒乾後要保持乾燥,不能受潮,才能確保良好品質。

阿嬤熱心招待我喝了一杯她自己燒煮的石花凍,經過冰涼後的石花凍,味道十分清涼解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回甘滋味。「天然ㄟ尚好」,當下,我將阿嬤僅存的六大包石花菜全部買回,準備和親友分享小漁村的天然美味。

小漁村刻畫美麗風情。阿嬤健康的身體,彷彿訴說著: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多接近大自然、多運動就是最佳的養生要訣。

蚵寮烏魚子

烏魚子由於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經過料理具有特殊口感,頗獲饕客喜愛。

至雲林旅遊,特別造訪以晒烏魚子聞名的蚵寮,走進小漁村,處處可見古厝與烏魚子連結的畫面。一片片正在實施日光浴的烏魚子,排列相當整齊,在陽光照耀下,散發金黃色澤,十分亮眼,吸引不少愛好攝影者來拍照。

與正在晒烏魚子的鄉親交談。得知:製作烏魚子非常費工夫,從採卵、綁線、鹽漬、修補到曝晒……每一個步驟都必須細心處理。而且曝晒時,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逐一翻面,以保持均勻,至於要晒多久要看陽光的強度,這些都必須要有豐富經驗,才能讓烏魚子有良好的口感。

漁村除了晒烏魚子之外,也晒各種漁產,如魷魚、扁魚……等,在陽光照耀下,拓印出賞心悅目的畫面,宛如藝術作品,別具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漁村結合藝術家和在地鄉親投入社區文創,透過彩繪、剪粘和塑像呈現漁村生活之美。

放慢腳步,行走巷弄中,感受漁村的清幽與寧靜,我和內人滿懷喜悅在此拍了好多相片,希望捕捉流淌在濱海漁村的幸福與美麗風情。

近年來,濱海小漁村面對人口外移的問題,所幸,熱心人士結合在地特色,導入生活美學;漫遊其間,感受漁村豐美的生命力,心中無限愜意。

北門虱目魚

造訪台南,途經北門永華村,這裡的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鹽場第一口鹽田,也是台灣最古老的現址鹽田,具有二百年歷史的鹽場,重新導入觀光思維,為荒置的鹽田帶來秀麗風景和新的生命力,吸引不少尋幽訪勝的旅人。

鹽田入口附近有幾個攤位,販賣在地特產,其中以虱目魚乾的生意最好。攤販四周的竹竿上掛滿正在曝晒中的虱目魚,散發特有風味。「來喔,歡迎試吃!這是我們台南名產……」賣魚的攤販煎了一大盤虱目魚乾,熱情邀請大家來品嘗,而且很貼心地叮嚀要小心魚刺,在老板的盛情招呼下,我和內人試吃一塊,味道果然不錯,當場買了幾條,準備和親友分享漁村的好風味。

記得當年戍守馬祖莒光島,弟兄們退伍時,很多人喜歡買馬祖老酒和黃魚乾回台,和親朋好友分享;經過海風與陽光洗禮的黃魚乾,的確不錯,喝點老酒配上黃魚乾料理,濃濃的戰地風味,令人讚不絕口。

陽光能為食物帶來好風味。旅遊,看到海產曝晒在陽光下的場景;莫忘停下腳步,捕捉陽光與美食彩繪的美景,和那份樂天知命的幸福風情。

*  *

大自然是人類的寶藏,值得好好珍惜。迎著亮麗陽光,走訪淳樸的小漁村,品賞濃濃的海洋風味和豐沛生命力,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