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許多家庭的小孩子長大後何以會與父母有諸多的觀念不合?該然是,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了逐日吸收進展而所變化的思維,也就是,有了主觀意識的林林總總想法,那就是種長大了的獨立意識。
但,只要大人們的德行是良善敦厚的,是正向生活觀的,為人子女應都會敬重長輩的。
可惜的是,有時,小孩子成長了,大人們卻停滯著未有生活行止上進步的優良行為,以致親子間有了齟齬衝突。
今天想起了小學時,鄰居一位就讀師範學校的大哥哥每回回到家,總似在教學生般的同他那工人爸爸有所爭執,只因由於一條毛巾,那師範生每每看見他爸爸總是用毛巾擤鼻涕,就開始對他那文盲父親講說「衛生教育」,而那父親卻不認同的嚷吼著:「不要以為你是大學師範生就可以教訓我」,父子倆始終無法取得毛巾正確使用的共識,兩人臉紅脖子粗的嚷鬧留給童年時的我,很深的印憶。
下午,在大排長龍的等候買包子時,一位已年約七旬的歐吉桑騎著摩托車逕自停在老闆攤位前,要老闆直接先把包子賣給他,排對等候的人龍中有幾位歐巴桑出聲揚喊著:「排隊!排隊!」而那年紀可當七旬老翁兒子的中年攤商,很是無奈的說,大家都要照排隊。
那歐吉桑「氣噗噗」的吼嚷著,我昨天已經排過一次了,等太久了,你現在就直接先賣給我就好了!
攤商不依,那歐吉桑竟齜牙咧嘴的氣怒叫吼起來,再騎著摩托車揚長而去。
因看到這一幕,讓我聯想起上述童年時對鄰居父子因毛巾用途觀念不同而爭嚷不休的記憶,同時也讓我感嘆著這七旬老翁若有小孩,見其父若此「德行」,是否有可能也會有所不認同的同這歐吉桑起爭吵?
「生活有衛生觀、買東西時有品有德的行為,才能使晚輩由衷的敬重」,拎著包子,走著走著,我,這麼想著。
見聞隨筆/石鵬來義
- 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