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罹患的癲癇疾病,讓許多家長誤會我是智能不足的孩子。因為我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常人差,在小學的時候常遭到同學的異樣眼光看待,因為失神性發作,讓我的樣子看起來呆呆的,甚至有時候不太會回應別人的問話,但是我的作文能力非常好,很擅長於寫心得報告。
記得第一次貼在教室公布欄的文章,是詳細介紹參觀故宮博物院展覽的散文,大約一千個字,字跡寫的很整齊,被同學懷疑是家長代寫的。這讓我受到很大打擊,認真寫心得作業卻遭到同窗的質疑,後來是老師出面獎勵我,才讓我增加自信心繼續在學習上。
求學階段不曾間斷我的創作,就讀國中時候與好友寫交換日記有二年之餘,點燃我對大學中文系的渴望,詢問老師我有沒有機會考上大學中文系,但國中老師冷冷的回應我說:「妳的錯別字那麼頻繁,怎麼可能就讀中文系。」把我對文學的熱情澆熄了。
當我在高中會考選擇就讀護校,由於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就從護校轉學至育達普通高中的升學班。育達的高中導師是我生命中的貴人,他發現我對創作的熱忱,不斷在我的作文與生活週記糾正我的錯別字,還鼓勵我朝大學中文系為目標準備考試。
我非常幸運考取育達技術學院的應用中文系,中文系的老師們疼惜我,將我介紹給客座教授詩人認識,讓老師指導我新詩創作,隔年順利的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新詩獎,因此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考上元智大學中文碩士班,並取得文學學位。
回首求學階段的艱辛,從小學到研究所都沒有放棄過文學創作,面對他人的冷言冷語,都沒有擊退我對於寫作的信心,所以我相信人是無限可能,只要堅持就可以實現夢想。
逆流而上/張瑞欣
-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