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山村/林明理

  • 2022-10-12

 原為卑南溪舊水道的堆積台地(今稱美農高台),是我常去的尋幽之處。那裡出產釋迦、咖啡館、紅龍果、茶葉等多種農作物,村民多務農,民風純樸。

 在許多個雞鳴的清晨,我從高頂山隔著卑南溪眺望高聳的都蘭山和臺東平原,並攀登到更高的四格山涼亭上眺望遠方的綠島。當我看到這些,就會不由得像孩子那樣雀躍不已。

 今天,小徑旁的月桃花、野薑花又開始綻放了,逸放出幽微香氣。我揹著相機和裝有紙筆的小背包,邊走邊說道:

 「哇,前面有隻翠翼鳩,竟被我拍到了。」我止不住笑意,接著又說:

 「還有人面蜘蛛、小紅蛺蝶……真是有趣。」一對與我們打了招呼走在前方的夫婦,回頭笑著對我說:

 「要是能爬上四格山涼亭觀賞銀河,那才是壯觀啊!」他們已快步攀登而上了。可我眼下,光站在這山村眺望著我無法想像的美景,這是一種從深林木棧道上兩旁的原始林蔭下,遠望海岸山脈時的美妙感受。

 由這角度望去,都蘭山頂的晨曦,宛如白色的聖光普照。沿途所見的紅嘴黑鵯、溪底的黃牛、蜻蜓點水、鷺鷥群和雲彩的倒影,交相輝映,勾勒出多彩多姿的大自然樣貌,一切都生機勃勃。現在又平添上花木的清香。

 倘若不是登上四格山的高點,是沒法看到臺東縱谷平原、利吉惡地和周遭的景色。在秋晨如此深湛澄藍的天空,曾經在我童年走過的田壟,還有所居住的村落、溪流,彷彿也在這目力所不能及的山林對面了。

 說起故鄉,雖然在這片山水之外,卻也一直是隱在我內心最深處的眷戀。我所珍惜的田野、蛙鳴、稻香和無邊遼闊的藍天之間,常見的是,有水牛在田裡擔負起耕田或運輸的工作,直到黃昏緩緩暗下來。還有出遠門時,父母的叮嚀聲,最為幸福。那些如風的往事,都如箭矢飛向天空,讓我記憶猶新。

 忽然,有幾滴雨點飄了下來,野鳥穿梭於樹林的枝椏間。我抬頭看見雲氣正在移動,而我感受到天空轉幻的灰藍色,感受到唐代詩人戴叔倫寫下的《題稚川山水》詩裡的一句:「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是啊,故鄉似水流年,總在夢裡,靜靜地來回,又閃閃發光。

 走在歸途的寂靜中,下山的步履變得很輕、很慢,就像光陰不停地流逝,但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回首朝向我眨眨眼,讓我不禁思念起家鄉,想著我怎樣記下這次與大自然邂逅的奇遇,還有雨中耕種的老農背影,又該怎樣才能把他框進我的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