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設施典藏先人的智慧,看到這些設施,讓人感到格外親切,也常會帶來諸多啟示。
敬字亭
走訪板橋林本源園邸,蒼翠林木、古色古香建築,鋪陳出賞心悅目的畫面,讓人身心無比舒暢。
園區相當遼闊,文化風采優美,現為國家二級古蹟。每日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亦常有學生來戶外教學,是一處環境優質,值得尋幽訪勝的熱門景點。
循指標走往榕蔭大池,水光倒影,景緻清幽,是園區最大的蓄水處,池內有魚兒及鴛鴦浮游其間,在人工造景的襯托下,猶如一幅經典的水墨畫。
最醒目的是,池畔有一座「敬字亭」六角型的外觀,上端有葫蘆狀的煙囪,整體樣貌像是焚金爐,其主要用途是焚紙用,象徵「敬惜字紙」的意義,紙張是傳承知識的重要文物,謹慎處理紙張隱隱勾勒重視知識的意涵。
敬字亭,緣起於早期農業社會,要讀書識字的機會較少,因此對文字多了一份尊崇。相傳,文字寫在紙上,不可隨意丟棄,必須集中於敬字亭,致祭後再予焚燒,以示慎重。敬字亭,又稱之為惜字塔、敬聖亭、聖蹟亭,早期常見於書院、廟宇及大家宅第,由於這種建築樣式與焚金爐極為相似,常被誤認為祭祀用的金爐。
敬字亭,重要的不是其外觀,而是它傳遞著重視文化之意涵,因此有些地方將其列為古蹟,如龍潭聖蹟亭、美濃敬字亭……等,透過對古蹟的維護,薪傳先人尊重文字的觀念,培養良好的文書處理模式。
文字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動力,亦是傳遞知識的工具;先人藉由「敬字惜字」的設置,彰顯文字的重要性,鼓勵求學與閱讀。看到古色古香的敬字亭,遙想先人勤奮向學的典範,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半月池
建築註記著歷史軌跡與文化風采。在傳統的大宅院,通常在明顯位置都設置有半月池,雖然半月池的大小不一,外觀各異,但其象徵的意義,卻都相同。
造訪桃園李騰芳古厝,此宅第已超過一百四十年歷史,現為國家二級古蹟,值得肯定的是,整體建築與擺設保存非常好,古色古香的建築是台灣最具代表的十大古宅之一。李騰芳是在地卓越的人才,四十三歲中秀才,五十二歲中舉人,孜孜不倦、努力向上的精神,傳為鄉里美談。參觀古厝領略其務實、勤奮精神,頗能啟迪正向思維。
入口旁,有一處景致秀麗的半月池,這種水池除了增加景觀優美外,更具有多重意義,由於象徵聚財理氣、吉祥如意、遇水則發的意涵,有人稱其為「風水池」,期透過優質風水,帶來福運,庇蔭子孫,另亦具有防火防災的實用功能。
良好的生活空間,能帶來樂觀開朗的能量。駐足池畔,半月池水光倒影,景色秀麗,常見蝴蝶、蜻蜓飛舞……增添不少悠然氛圍。典雅古厝、半月池與田園景觀彩繪出賞心悅目的景色。
傳統建築拓印歷史的足跡,收納智慧的吉光片羽。遊賞李騰芳古厝,古樸而典雅的建築與半月池,洋溢生活美學與智慧;徜徉其間,心中蕩漾著滿滿的喜樂。
池上水車
水車是農業時代田園灌溉的重要設施,靜觀緩緩滾動的設施,彷彿訴說著光陰的故事。
旅遊台東池上,好山好水加上氣候因素,池上被譽為「稻米的故鄉」,漫遊田園小路,常會邂逅令人驚豔的景致。循著指標往池上大水車。「好漂亮的水車!」這座水車高6公尺,約有20年的歷史,數年前,由於年久失修,無法正常運轉,經在地熱心人士認養,在保留原貌的原則下,重新整修,現水車顯得更堅固、漂亮與實用,已成為拍照、打卡新亮點。水車在廣闊的稻田裡,默默守護鄉土,執行運送水源的任務。滿懷喜樂,我和內人在大水車前拍照,將快樂的身影鑲嵌在田園裡。
這座水車每分鐘大約運轉十圈,因而取名「十全大水車」,代表十全十美、好運連連的意涵。「我們這座大水車,日夜守護稻田,和農民感情深厚……」熱心的鄉親為我介紹,臉上流露在地人的自豪。
水車和風車的設置往往能彩繪出美麗的風景。旅遊荷蘭,行程安排參觀風車村,有趣的是,有些風車與水車相結合,處理荷蘭低地所造成的困擾。風車將風能傳送給水車,然後再由水車將動能傳遞至汲水裝置,使水得到適當調節。仔細觀看,精巧的設計,讓人嘆為觀止。
* *
懷舊設施典藏先人的智慧與心血。仔細品賞,宛如閱讀雋永的作品,帶來回甘的幸福滋味。
懷舊設施典藏智慧/潘憲榮
-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