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店的最後一夜/徐夢陽

  • 2022-09-26

 門口的帆布條被微微的夏風吹的搖曳,上頭寫著「本店將於八月八日後結束營業,感謝各位顧客長期以來的支持與愛護。漢中興雜貨店敬啟」,這條帆布條在一個月前就掛起,起初掛上時,不少人以為是宣傳手法,見怪不怪,想說老陳夫妻為什麼也要弄這套,他們一向都是銀貨兩訖、童叟無欺。

 起初社區方圓幾百公尺內,大概只有他們一間雜貨店,在那個便利商店尚未林立的時代,他們是社區居民所仰賴的重心,店內商品幾乎什麼都賣,因為是人家需要的,所以他們就進貨,還可以幫客人叫貨,例如有特別需要時就能幫忙。

 所以,在社區裡沒有人不認識老陳夫妻的,甚至有些搬到外地的人,還會專程過來買東西,它不僅陪伴許多人的童年,甚至還陪伴社區的每個人許多歲月。就如同社區內至今還開著的早餐店、金紙舖等,不過,他們早先因為都市計畫要興建公園的關係,前些年就收掉了。而老陳夫妻的漢中興雜貨店,正好開在最末端的徵收處,就只要一戶的距離,他們就能倖免,繼續開下去。他們因此奔走,想要為自己爭取不要搬走的可能,只是,都市計畫早就已經劃定,拆遷已經是不可能了,而老陳夫妻人也純樸,為自己爭取奔走已經是很大的動作了,他們也只能認了,請人做帆布條,宣告要關店,其實大家也知道,他們都是不得已的。

 對老陳夫妻來說,他們並不是在地人,而是從外地返鄉回家打拚的人。原本,漢中興雜貨店,是一間祖先留下來的老屋,而老陳夫妻原本在台北也是開雜貨店,誰知道遇到便利商店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利潤幾乎都趨近於零,往來店家的,就只有那些老顧客,只是,那些人日益凋零,最後開店幾乎天天餵蚊子。當然,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然是房東漲價店租,漲了大概一倍,讓他們幾乎吃不消。原本以為可以跟房東商量,可是,據店內的顧客說,已經有便利商店相中他們雜貨店的點,所以,幾乎是沒有轉圜的餘地。老陳夫妻討論了一夜,決定就做到合約中止,不要繼續續約,當然也是預先做一條帆布條,告知熟客們消息。

 生命有些時候,彷彿冥冥之中會複製,一些過去發生的事情,又一再地重現。正當老陳夫妻掛上帆布條後,生意突然迴光返照,許多在地的居民,或是已經搬走的人,聽到他們要關店的消息,就紛紛回來買東西,甚至找他們合影,畢竟,人間之所以有情,就是有回憶。這間店與老陳夫妻,是陪伴許多人成長的印記,很多事情都在這家店完成,而且老陳夫妻賣的東西都很便宜,便宜到讓人以為他們根本沒有賺錢在賣。當然,老陳夫妻是薄利多銷,不願多賺人家什麼,自然也贏得自己的好口碑。全盛時期,往來的客人絡繹不絕,還得請好幾個工讀生幫忙,才能夠應付得了人潮,而叫貨則是一周三次,這樣才能應付龐大的購買量與需求。

 「我們回家吧!」雜貨店的最後一夜,在台北,拉下閉幕。夜半的台北,還是個不夜城,而熄燈的雜貨店,只不過是最卑微的燭光,這座城市少了他們,還有很多的光亮,或許,也真的不需要他們了。老陳夫妻搭上最後的一班夜車,自強號往嘉義行走,沿途看不見風景,但他們夫妻倆腦海裡,正上演著這些年來在台北的一切。當初,獲得長輩資助,夫妻倆得以上北部打拚,早就抱著不成功就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決心,好好的在台北闖出一番名堂。而正好朋友有間店在不錯的社區地點想要頂讓,他們遂接下來,開始了他們在北部的生活。

 一開始,老陳夫妻在北部也不怎麼適應,畢竟不同出身背景與環境成長的人,面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不同,不過,他們也不是到北部交朋友的,面對顧客,銀貨兩訖就好,不用多說。而老陳夫妻總是笑臉迎人,這也是老陳常常掛在嘴邊說與妻子的職業道德,沒有職業道德,遑論無愧於心。從小,老陳的父親就教導他,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無愧於心,這樣才能挺立於天地之間。這道理老陳始終不明白,直到出了社會,才完全感謝父親當初所說的這番話。

 而老陳夫妻這種經營之道,那種個性直爽,不囉嗦的個性,頗受到北部人的好評,因為買個東西,也沒有必要忍受老闆的臭臉,或是囉嗦,如果能夠讓人感受到賓至如歸,而且賣的東西都算便宜,大家也會常去。他們在北部也經營好一陣子,還完了跟家裡借的錢,還能寄錢回家,然後也能將店裡店外好好裝潢一番。可是,隨著新式的大賣場與便利商店越來越多,他們生意也就越來越差,雖然還有一些老顧客時不時地捧場,但生意比起全盛時期掉了好幾成。其實,老陳心中早已有個底,倘若如果生意不好,反正還可以回家,沒想到卻一語成讖。

 老陳與妻子終於返家了,返家後,花錢將老家整修一番,成為「漢中興雜貨店」的第二次開店。當天,社區裡頭那些熟人與客人絡繹不絕,讓老陳覺得,還是家鄉的人有人情味,而他頂著在台北開店的經驗,很快就建立了穩定的顧客群。彼時,南部的大賣場與便利商店還很欠缺,所以,他們這間雜貨店,自然成為社區很重要的購物中心,舉凡想的到的東西通通有賣,還兼賣車票、郵票,可說老陳夫妻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生意不錯,讓老陳與妻子內心也比較欣慰。

 雜貨店裡商品琳瑯滿目,所提供的商品各年齡層的都找的到,例如孩子們喜歡的玩具、糖果、餅乾、飲料之類的,以及大人們需要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只要你說出口,老陳夫妻都會找給你。而絕大部分的時間他們會一起顧店,偶爾,有一個人身體不舒服,或是有事外出,就會由其中一人顧店。中午或晚餐時,他們其中一人會到附近的麵攤叫碗麵,加個滷蛋共吃,早餐就吃店裏頭的麵包。老陳常說,陳家最重要的家訓就是節儉,如果凡事都可以節儉,那麼就可以持家,就可以慢慢累積財富,把那些資源留給子孫,讓他們更好。(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