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森林尋幽/林明理

  • 2022-09-19

 清晨的雙流森林,被白鷺鷥親吻過的溪水泛著淡藍色的銀光,群山蒼翠,偶有斯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不知名的鳳蝶,在草叢與花間追逐……讓我時時惦望。

 一陣微風吹過,趁著天色還很熹微,樹影落在溪裡,我可以開始想像這座遊樂區有多寬廣。它就位於屏東縣獅子鄉楓港溪上游支流達仁溪與內文溪所匯流之處,因而成全了一座「雙流森林遊樂區」的命名。

 那瀑布間泉湧的疊影,水跳動音符的白榕步道上,過去是排灣族的生活區域,也有留其特色建築的遺址,那就是用石塊堆疊木板牆,加上像是龜甲一般用茅草蓋成木造屋頂的「龜甲屋」。聽說,在深山老林中,還藏有一個石板屋遺址。

 在園區內的「雙流自然教育中心」裡,恍惚中,我搭乘了時光機,重回到昔日排灣族的石板家屋,有族人背著砍伐的木頭、腰帶獵刀,走在回家的山徑;夜裡,有貓頭鷹、大赤鼯鼠、樹蛙等動物的出沒,還有老人家、婦女燒柴、煮飯的歲月景象……這些畫面交織著原民的智慧和族人相處的融洽,也將無數個家屋內外的生活空間串成息息相通、蕩氣迴腸。

 站在這座海拔六百五十公尺高度的森林上,四周視野遼闊,它的範圍涵蓋丹路村和草埔村。由於五十七年前,林務局在此地種植許多光蠟樹、相思樹等樹種,走入森林步道中,不時可聽到溪水潺潺和畫眉等野鳥悅耳的鳴叫,不禁讓我的遐想匯聚成一串串歡快的語詞。而溪石上群聚悠閒的黑腹濱鷸、美麗的蝴蝶,也在光影中透著大自然靈動的氣息。

 一路上,走走停停,都有涼亭、石椅可乘涼歇息。就這樣,我靜默在雙流森林的步道中,聽見溪水的回聲,一波一波縈繞在我腦海。歸途,我又看見一隻白鷺鷥翩翩飛向了遠方的小紅橋,展現出週遭的靜謐與無限延伸的空靈感。那一瞬間,使我感受到秋天的腳步和它的微笑,也不禁憶起譯者連方在泰戈爾《漂鳥集》書裡的一句好詩:

 這座山,不正像一朵花嗎?/伴著花瓣般的群峰,/啜飲著陽光。

 就是像這畫面呢--我只想要趕快地將心中的感動寫下。今夜,月光如水。那雙流森林的陽光,那山巒和溪流……如此熟悉,又如此貼近我思念的情緒,讓我一再細細品味著獅子鄉旅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