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女米米兩歲半了,最近每見到一次都發現她在進化。
想當年女兒出生,正是父母最忙的時候。忙著要在公司立穩腳跟,不被部長、科長當作眾人的面出洋相;忙著動足腦筋養家糊口,所以,提起女兒,似乎心目中不太有她的空間。即便如此,已經夠狹小的這空間裡塞滿的也盡是些:半夜大人睡得正香,被她哇地一聲吵醒,然後,哄、抱,抱、哄……哄抱得大人第二天上班一整天都在耷拉著腦袋、睜不開睡眼。
如今拼也拼過,累也累過,升級成外公、外婆,已不再那麼如無頭蒼蠅的日子裡,米米來了。這才有空、有閒將視線注視到身邊的這個小不點兒了,不,不是小不點兒,簡直就是清晨剛掛上東邊的那個鮮紅鮮紅的太陽。
當然,太陽之所以升起,因為有存在的理由。
這不,當漸漸地會用自己的小腿走動之後,米米就開始邁出自以為不再輸給大人的腳步了。看見外婆在掃地,也會搶著要幫忙打掃,於是,長長的掃帚柄一會兒碰到門,一會兒敲到燈,乒乒乓乓實在熱鬧。此後機會多起來了,不僅學打掃,還會模仿別人的打掃姿勢。外婆年齡大了,腰有點兒不太自如,彎著時間一長,站起來走路時就是那副不足九十度的半曲半躬、好像在打太極拳的模樣了。不料,那姿勢被米米看見了,她也馬上不苟言笑地拿著掃帚掃兩下後,半彎著腰打起太極拳朝前走起來了,讓一旁的外婆忍不住大笑,說:活像一個小猴子。
真的,近來米米什麼都想自主。
也許想告別以前被大人抱著走路、餵著吃飯的那種百般無奈的委屈時代吧,現在總想加倍還回去。所以,什麼都要自己拿,什麼都得自己動一番手才安心,一句話,就是不想靠你們大人。
吃飯時,她一定要加進大人的群裡,和大家擠在一起,甚至要把身邊的媽媽推開,推得遠遠的,讓她獨自一人坐。
米米還不習慣用筷子,大人好心地把調羹從碗櫃裡取來放在她的面前,竟馬上遭到抗議似地嚷嚷起來,大人不知她叫嚷的原因。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米米便想出一個折衷法,把到手的調羹先扔在地毯上,然後,自己去拾起來放進面前的碗裡,以示是自己取來的。
這下米米和大人都雙贏不輸了。皆大歡喜。
當然,米米並不總是這樣霸道,看得出有時也會有與大人協調的願望。
春暖花開的有一天,米米來的時候,外婆早已準備好了她最喜歡吃的草莓。於是,一邊看著她吃,一邊教她說話:『米米說,好吃、好吃』,米米緊盯著碟子裡的那堆新鮮,滿嘴草莓地學著說:『嗯,好事、好事』。畢竟還小,音還發不准呢。
常聽人說,人與動物的區別是看會不會使用工具,是不是真這一回事,不清楚。
米米還小,剛剛走到大人世界的門口,因故總是探頭探腦地在一個勁兒地往裡張望。所以說,米米還處於半動物的階段也不為過吧,但是,正在以自己的速度進化是確實的。
對米米來說,外婆燒菜做飯的廚房,那真是一個充滿魔幻、極其神秘的地方。不僅有嘩嘩的水聲、咚咚的剁菜聲、吱吱的炒菜聲,而且,每次都會從那裡變幻出無數一湊到嘴邊,米米就想張開小嘴的美味的食物來。米米一直想湊上前去看個究竟,可惜,年齡太小,個子還勾不著。怎麼辦?
嗯,看米米的。要不,怎麼說米米在時時新、日日新地進化呢。
卻說如今的米米有如『天方夜譚』裡那位面對充滿誘惑的浩瀚大海的航海家辛巴達,一次一次地想試著要出海遠航。平常米米太小還不夠獨自去航海,所以,探險都只能局限在讓大人抱著去滿足一下而已,但是,真要出海遠航,外婆的廚房一定要由自己先來探險一下,米米心裡一定這樣發誓著。
冬天,家裡總開著一個煤氣取暖器,方方大大的放在靠近外婆做菜的地方。有一天大人們都圍著桌子吃飯,米米一個人已經先吃完了,便在取暖器周圍玩耍,她把取暖器當作自己的玩耍夥伴,咿咿呀呀唱著、跳著,晃動著。而且,和以前不同,如今的米米摁摁開關,看看上面表示出來的數字已經沒法滿足她的好奇心,最近又學會爬到取暖器上去了。爬上去以後,有時趴在上面,有時坐在上面,大人們誰也沒當作一回事兒,以為這是日課,就好像她總是在把椅子當著小車推著玩一樣。
但是,米米本人並不這樣看,她是把這取暖器當作了桅杆,準備著升起船帆即刻出海的探險船了。
不是嗎,只見她把取暖器慢慢推到外婆做菜的立足崗位,然後,爬上取暖器,接著又從那上面小心地站立起來,隨後伸出小手,一下抓到了她一直一直想要的東西了……。
這可是進化的一大步,一大步的進化嘍,米米。
米米的進化論/吳守鋼
- 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