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裡的銅馬雕像/林清陽

  • 2022-09-05

許多人在童年時都有一些記憶深刻的往事,不論是美好、有趣、無厘頭或是不愉快的故事,通常都會隨著時光更迭而成為濃郁的孩提回憶。

日前遇到國小同學返鄉探親,不禁提及當年一段道聽塗說的鄉野傳奇,如今想起來倒真是有趣極了。

話說小鎮上有一處綠意盎然的公園,雖然四周有許多建築物包圍,不過仍然吸引很多鎮民前往遊玩,甚至在郊區的國小也把公園當作遠足目的地,可見在60年代就是一個熱門的休憩場所。

記得小時候,我們就在老師帶領之下,大家浩浩蕩蕩的從學校出發,一路上極其興奮的心情,以名符其實的遠足而走到公園,然後拿出母親昨晚準備的小點心,高高興興的當作野餐而吃了起來。

這樣簡單而陽春的遠足方式,不但在那個年代極其流行,而且也成了許多人深刻的童年記憶,當然對於在鄉下長大的我們更是如此;而在許多記憶當中,鎮上公園裡的那一尊《銅馬》雕像,則意外扮演一個很有趣的小插曲。

原來公園裡有一座銅質駿馬雕像,單單從外型看起來,渾身充滿蒼勁而極其俊俏造型的氣勢;尤其右腳前蹄高高舉起的樣子,彷彿是一匹蓄勢待發準備征戰的駿馬,意氣風發的站在一米多高的基座上,著實讓人可以感受到馬鳴蕭蕭的意境。

由於公園裡有這麼一匹駿馬雕像,所以有很多的小孩子,總是調皮的登上雕像水泥基座,然後嘗試攀上馬匹雕像想要當一個牛仔;當然也有些家境比較好的孩子,長輩就會用相機為他們拍下帥氣的相片。

所以那一匹俊俏的馬雕像,不但是公園裡的重要設施,而且幾乎成為大家都想要爬上去玩耍的熱門景點。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過了不久之後,那一座雕像卻突然不見了,聽說被鎮公所遷移到幾公里以外的森林風景區,而位在山上的風景區,也是小鎮另外一個著名休憩的景點,假期總是吸引更多南來北往的遊客前往旅遊。

於是大家就在猜想:是不是因為森林風景區比較熱鬧,所以更需要那一座駿馬雕像?或是還有其它原因才決定遷移的呢?雖然同學們議論紛紛而七嘴八舌的猜想,可是卻也得不到真正的答案。

直到即將放寒假的前幾天,班上有一位號稱擁有《獨家新聞》的同學,神秘兮兮的告訴大家:原來公園裡的那一座雕像,雖然在白天的時候,展現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姿態,可是到了晚上牠卻站得好累、好累,所以不自覺將右腳放下來,然後更換抬起左前腳,或者乾脆兩隻腳都放下來,藉以暫時休息一番,等到隔日才恢復原來的模樣。

那位同學又言之鑿鑿的說,由於那匹駿馬雕像偷懶的樣子,剛好被他的叔叔夜歸時發現,於是趕緊通報鎮長這一件大事;經過相關人員刻意觀察幾天之後,果然證明叔叔所說的話並不假,於是最後決定把那一座雕像遷移到山上去。

哇,甚麼跟甚麼啊?銅馬雕像哪裡會左右換腳呢?可是經過那位同學信誓旦旦的轉述,在當時我們還真的相信他的話,所以特地選在寒假一開始,便專程跑到山上的風景區觀看,果然發現那一匹駿馬,從公園遷到風光明媚的山上水源地風景區,而且還好好的展現出往昔之雄風。

於是大家還是蠻好奇的摸一摸牠的腳,可是又以一副很小心的樣子,深怕牠的前腳突然又會轉換,如果因此而被踩到那可是不好玩呢。

當然那一次的尋幽探險之旅,大家的心思與話題,仍然圍繞在雕像更換抬腳的傳說之上;而那位頗有小小狗仔之風的同學,也樂得一再重複敘述叔叔的故事,讓大家聽得一愣一愣的之餘,而且也覺得非常有趣。

雖然國小畢業也經過了幾十年,可是當我們偶爾經過公園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望一望那個地方,想像駿馬銅雕原來佇立在那兒的樣子,當然也會想起那位有點膨風同學的鄉野傳奇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