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拾遺】如萬花筒般的童年/淡雲

  • 2022-09-02

(續昨)黃梅調戲中的,還有江山美人(戲鳳)、花木蘭、玉堂春與鳳還巢等,也不曾冷場過,照樣深受島上軍民歡迎,座無虛席;有時,另得應向隅的觀眾要求,加售了不少的站票,將放映大廳堂上下樓的空間,全塞爆了。

再有,當年風行不衰的武俠片系列如獨臂刀、獨臂刀王、龍門客棧、火燒紅蓮寺與大醉俠等等,也都曾是上映期間造成狂滿客潮的奇景;而此種題材內容情節的影片,可最受年輕的與如咱等小鬼的追捧痴迷。

為看電影,會掀起了這等瘋狂景象,還真是島上空前未有之例。是然,於播映「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某一假日中午場次,軍民等眾人硬是把中正堂的左右兩扇大玻璃門擠撞了轟然倒地,剎那間有票與沒票的,全都一窩蜂地闖進了場。

因之故,黃牛票,也就此因應而生。台灣後方與前線馬祖,都一般。

賣黃牛票的,每是四下梭巡於觀眾群中招徠,金額而多是以原票價的倍數以上,以之賺取甚厚之利差。或有老實地排隊於窗口卻買不到票的人,心情既失落又不爽,更不想當冤大頭花大錢買那令人生厭的黃牛票,就此舉報警察前來取締。

大人們看電影都會這般無端的熱烈蜂擁,更別說咱小鬼們的了。為了看電影,可以不計招術和手段;想方設法混進場,那就是本領和能耐的表現。

有人會緊緊地挨著阿兵哥的後腳跟,一想蒙騙收票口處的管理員,扯說是表哥堂親之類的關係,意想套乎人情使個通融;有者藉進場人潮簇擁有些場亂的當下兒,乘隙從人群跨下間閃了進門;有的使出騰躍攀牆手腳功夫,從廁所屋頂上跨越跳下;諸般等等,有得計成功遂願的,也有失策鎩羽就逮的。

且說咱這一夥左鄰右舍的眾小小們,也搞出了個「潛鑽水溝」的鬼把式混進場。前番得逞了一二回,後來小計被識破,全數人馬十餘人盡被捉拿問罪。

但瞧那著了軍綠衣人稱管理員的,電影開演前數分鐘,早就閉氣不作聲地悄悄立於牆內水溝前端;咱們以為那老士官今日又偷閑忙別處他事去了,無暇顧守此地,正好趁此當下便宜了咱小鬼的心思。

那想,鑽進水溝裡的前頭人等,都那麼怪異於往常情景,個個去了無聲無息?原來,鑽進一個就被逮住一個,皆被老士官肅容惡顏的手指著,「暗示」噤聲地乖乖排排站於水溝邊的廁所門前,等候發落。

或是咱這一夥兒被逮了當下,都顯出一副驚慌莫名之緊張神色,未知待會兒會遭到啥樣的懲罰後果。未料,該老士官此番竟也沒手舉作樣要開打咱們這一夥楞頭青的。只是狠狠地教訓了一番,斥言下回若被逮,定然送警究辦。

為了不使咱們小計不得逞卻折了翼,敗興頹然,太過失望,他竟然說道,電影散場前半小時開門,讓咱們進去,以了了個「收尾」的情節,看看,乾過癮。

【西部電影免費過癮看】

需有票才得進場觀賞的電影,咱幼年時光裡,看過也甚多,但不會部部都能如意稱心的看得著。

倒是「免費」播映的電影,可幾是場場不落空,且多是西洋片的居多,教人心迷神往。這種得意往事,真堪回味。

那年頭裡,山隴澳真是佔盡了地利之便。馬祖防衛部的陸軍部隊幹部訓練班、港口指揮部與聯勤單位的收支組等,都開基扎營於村澳西邊的山麓處。

這幾個部隊與單位,可真是咱一夥童年小子們接觸「西洋文化」的濫觴地,一點不假。

且瞧,荒野大鑣客、黃昏雙鑣客、黃金三鑣客(鏢客三部曲)、原野奇俠、赤膽屠龍…等等,多是以美國大陸西部「大墾荒」時代為故事背景敘述製作。映入眼中的每常是俠客仕女,盜匪賭徒,刀槍俊馬,酒館小肆;戶外場景皆為充滿著遼闊無邊的曠野,塵埃渺茫的荒漠,高拔險峻的高山,滾滾湍急的江河,這些「人物景事時」搭配的真是鮮奇莫名,精彩不絕,意趣橫生。說來堪比咱自家華人開拍的中國傳統武俠電影,一樣津津有味,甚有過之。

這種洋人打造的電影,格局氣勢,情調作派,手法技巧,著實大大地開了咱小小島上出生的小子們的眼界,把一顆原本封閉單純無知的稚嫩幼心,飄飄然地帶到了萬里遠外的異國他鄉去,更於悄然間起築來了幾多綺麗繽紛的美夢與幻想。

好幾回,為了爭看這種西部槍客電影,竟然連第二天要檢測的功課或繳交的作業皆可渾然忘了所以,縱興任意棄而不顧之。待次日,上學進課堂,悔之也晚矣。

講台上,那老師雙手插腰,氣沖沖張口大叫,某某出列!此時,咱只得慌慌然地挨近前去,手足無措的呆立著;剎時間,在眾目睽睽下,不是手心,便是屁股,已然橫遭了怒上心來的老師舉板狠狠使勁地抽打。

然而,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痛。被喻之為性子頑劣的小子咱,卻也不會牢牢記取挨打的痛楚教訓,竟一而再三地,重犯。

這等西部俠客武打電影之誘迷魅力,大大超過咱童心的想像;若非親身所歷所見,餘人難以理解。

偏愛看西部武打電影的咱鄰中的玩伴們,彼時間都若似著了道的;一打聽夜裡何處有免費電影播映,總是吆喝招引結伴同往,再來個忘了俗憂塵慮的夜光享受。

故於校中考試成績好的,課業表現亮眼的,不會在咱這一夥小兒中找得到。是此,其中一二人於小學就留了級,晚去初中,因果使然。

咱也在想,或許也只有在馬祖前線的小孩,因「地利」之故,得以受惠,可這般及早接觸到西方文明的浸淫與啟蒙。當不知,那些年於台灣地區與咱同齡層的,能否一樣得有這般得意與便宜。

過往,馬祖島小人也不多,百戶人家裡達常有八九十的,皆仗倚下海打漁與開墾耕種謀生。再者,資訊閉塞,文明不彰,且又是臨匪在即的前線軍事重地,處處有著人身不太自由的管制侷限與言論禁忌。然而,莫不是國民黨軍隊進駐,改變了整個初始蠻荒封閉落後情況,以及後續大幅度與階段性的推動發展,咱們的童年或然落有天差地別之不一樣。

若比之於當年大陸沿海一帶的諸般同樣小島上人民生活情狀種種觀之,想當然咱的成長過程中,定不會有著這等如「萬花筒般的童年」繽紛地添滿其中,是然!

人,都一樣,非神非仙也非鬼;任誰,也無法教時光倒流。春花再開,草原新綠,已非當年枝葉。

那逝如雲煙般年少時光,曾經有過的歷歷往事與重重舊景,絕然再也回不了。

憶起童年,多少舊懷情思,縈繞心頭。然年與時移,意與日去;待到眼下這等光景,髮白紋縐,視茫體衰;靜思回想中,嘴角或起一抹淺笑,或吐來一聲慨嘆,也或湧現來幾絲惆悵…。

童年,再見。(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