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組裡傳來一張六○年代的公車舊照,「誰有拉過下車鈴?」「+1…」立馬年齡就曝光了。公車初體驗在國小一年級,從台北市崁頂阿公家搭回永和,一路上捱著母親,路程不遠,很快就到家。現在看來,那簡直是古董車。後來父親買車,便不再搭公車。直到跨區就讀專科,自此離不開公車。
彼時沒有公車動態查詢服務,到站牌後只能就地等待。還沒捷運前,眼看等車的人越聚越多,一場擠車戲碼於焉上演。「請排隊」早拋到九霄雲外。公車方才停妥,一群人衝鋒隊迫不及待,早已就預備姿勢像搶頭香般,車門才剛打開,快速衝向座位。
行經熱門路線的公車,班班客滿。我偶爾在上下班時間遇到「沙丁魚系列」,實在萬般無奈。那真是不用抓扶桿、扯拉環也不會跌倒,挨肩疊足,連轉身都有困難;來到夏天,可想而知五味雜陳的滋味。要下車需提前準備移動腳步,這時候就會聽到:「你也要下車嗎?」此起彼落。現在已很難再見這般盛況空前。
有次搭上擁擠的公車,身邊一位歐里桑幾乎貼在我身上,我怎麼都甩不掉,厭噁的感覺襲上心頭。好不容易到站了,我飛快下車,不意他竟跟著下車,一路上好像跟著我的步伐。嚇得我頭也不回的奮力衝回家,才結束這場驚險。
又一次,在擁擠的公車上,我成為扒手集團的目標。扒手使勁的往我身上貼,極度不舒服的我將皮包刻意擋在屁股後,此舉恰巧給扒手大肆搜括的好機會。而我竟然到第二天才驚覺皮包被割破,裡面的錢包早已不知去向。呼鳴哀哉,連金融卡都被提領一空。
另一次有驚無險的經驗,我下車時未留意外套上一條長線被公車門夾住,我自顧走著。豈料公車啟動,我方才發現大事不妙,擔心人被公車拖走,快速地脫掉外套。慶幸線被拉了一段距離就被扯斷,結束一場驚魂記。
雖然有些不好的經驗,但也時常遇到親切和善的駕駛,幫助推娃娃車的媽媽、推輪椅的外勞、身障者、視障者等上下車,慈悲良善的舉動值得嘉許。公車上的乘客體現人生百態,時聞有趣的對話,或汲取佳句,或莞爾一笑。
捷運的出現無疑拯救了公車族,但公車仍是我代步的最佳夥伴,而我仍不願下載公車動態查詢,因為想享受等公車的閒情逸致。眾多公車駕駛每日服務乘客很辛苦,一趟車程動輒一二個小時,路程中必須全神貫注,考驗耐力。我會繼續做一位忠實的乘客,期待看見更多精彩的公車風景。
公車上的風景/以薰
-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