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最後一哩路/以薰

  • 2022-07-08

 好友倫在line裡分享秋節大餐,這是二兒子的傑作,我非常驚訝,直呼二兒子轉變好大,可喜可賀。

 二兒子十分執著音樂,高職時參加學校樂團,課餘及假日經常不在家,與夥伴練習樂器,也受邀校內外多場演出,履獲佳評。興趣是二兒子不斷精進的支撐力量,甚至萌生畢業後要去日本遊學,夢想有朝一日要成為知名吉他手。

 有夢相隨很棒,但總要回歸現實面,探究如何成就夢想。倫多次提醒二兒子家中經濟無力負擔旅費及學雜費,如果有心要赴日進修,費用要自己籌措。二兒子正值青春叛逆期,有時不好溝通。脾氣拗起來時,家中氣氛很凝重。

 二兒子原本想去樂器公司打工,同時也想一方面去補習日語,雙管齊下,想早點到日本圓夢。後來,理想的打工機會多次碰壁,終於不得其門而入,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超商打工。白天工作,晚上唸書,體力幾乎耗盡,雖然夢想仍在,似乎也知道出國的日子更遙遠了。

 慶幸二兒子還算懂事。吃著二兒子親手準備的餐點,倫欣慰說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二兒子明白,賺錢不是想像中容易的事,體力腦力都是考驗。花錢容易賺錢難,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這讓我想起最近看到一個視頻,是美國大法官受邀畢業典禮致詞,題為:祝畢業生「遭遇不幸、被人背叛」乍看讓人一頭霧水。我希望你們:「不時遭到不公平、遭到背叛與厄運、感到孤獨,失敗時被對手幸災樂禍,被人忽視。」「就算我不希望壞事降臨在你們身上,壞事終究會找上你們。至於你們能否從這些厄運學到東西,就看你們是否能解開這些不幸背後的人生課題。」法官用心良苦,希望畢業生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另一個視頻是葉丙成教授送給畢業生的致詞,「請正視自己缺乏失敗的勇氣跟再爬起來的韌性。」他舉了何念一同學為例,曾經執著於轉系,卻兩度考試落榜。而他的老師說:「落榜對你來講,可能是你人生中發生最好的一件事情。」因為落榜,他被現實人生狠狠地打趴,他才蹲下了身子,非常謙卑地在跟這個世界學習。葉教授說:「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比年紀大的人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再爬起來,不要因為怕失敗而失去嘗試的勇氣,失去從跌倒再爬起來的韌性。」

 人生不能太順遂,那只會讓人太驕傲,不懂得感恩。清華大學創校最年輕畢典致詞貴賓沈芯菱博士,很多年輕人對她並不陌生,甚至教科書都有她的故事。她說小時候家貧,難免缺乏自信心,覺得無法改變貧窮。直到在書上看到一句話,徹底改變我,就是每想到「唉,好衰,這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要轉念為「這件事想要教會我什麼?」「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不用去成為別人,而是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一句好話鼓舞激勵人心,一個好的觀念影響人生深遠。許多年輕人畢業進入社會,才驚覺職場並不是一帆風順,生活也是不如意多,才慢慢懂得珍惜擁有。倫的二兒子歷經打工賺辛苦錢,方思父母持家的困難,懂得反哺孝順,是人間最美風景。但願他早日存夠赴日進修的費用,完成圓夢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