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大海所觸動,是在雨後朦朧的拂曉中。而後,不止一次,我會悄悄來到太麻里站前,諦聽那古老的風用莊嚴的語調向我問候。
當浪花用吻把過往的記憶喚醒,而遠方的綠島已成了我心底的思念的時候,那浮雲,便悠然地在山岩上微笑了。
這次歸來,我刻意驅車彎進一條閱盡滄桑卻令人欣羨的山路。我看到了一幅古樸卻充滿趣味的彩繪圖,那是華源社區的指標。一條蔥綠的林中小徑,在原始林的綠蔭下,佈滿清新的芬多精,也遺留了昔日遠從彰化、雲林、南投陸續遷移來的村民共同開墾、走過艱辛歲月的車跡、足痕。
而通往華源灣眺望台的路上,也讓我向著旅人的足音,極目遠眺太平洋日出的壯闊。看看那早起的幾處漁家燈火,還有更遠處的綠島、蘭嶼,看那南迴鐵路上奔馳掠過的車影,心中竟有種莫名地感動。
這一瞬,風吹飄然。我只想變成一棵大樹,靜靜地伸向天穹……隨著思緒盪回愛做夢的童年,去尋覓年少的天真。就好像真能摘下一朵飄逝的雲,或諦聽得到雞鳴於家鄉、水聲潺潺,太陽的呼喚……恍若是夢。
不久後,繼續跟著風的裙步,緩緩地踏響山林。一路上招手的風鈴草、白蝶、伯勞鳥的叫聲,已化成一片片寧靜。我只想把縷縷晨光剪下,鐫刻在山坡上的樹梢、果樹上,在這一個夏日清晨,在七點十分。
轉身離開時,一輪紅日浴在太平洋海面上,而村裡的故事,像透明的漏斗,順流在昔日遠從西部遷徙而來歷史的橫軸。當我適巧貼近一家街屋,就聞到了陣陣傳來的咖啡香,徐徐地……徐徐地,令人難忘。
我一邊張望,一邊跟著迎面而來的村民打招呼,一邊想起,有次偶遇到當地種植阿拉比卡咖啡的專家。我深信,這裡的農民成功的背後,肯定是勤奮。
他們大多以耕種釋迦、波蘿蜜,或蜂蜜、咖啡等農業加工品為生,親切而善良。
當我回首這個數十載風雨吹過的小村,並認真地記住了每一處果園和努力開墾的鄉路。忽然,就想起了楊牧編譯的《葉慈詩選》,書裡有一小段詩句讓我愛不釋手、難以忘懷:
我知道那沉睡的鄉野,天鵝繞圈子飛
雙雙以金鎖作對,一邊飛一邊歌唱。
原來詩人葉慈一生中有許多回憶都在其家鄉愛爾蘭之外,但他晚年,從對家鄉的想望一直書寫到生命圓融的時候,心境也就趨於淡泊平靜了。
當我再度轉身一望,遠山含笑,村落的背影顯得溫柔而肅穆。我愛極了這種恬靜、與世無爭的村落,帶有一種無法形容的和諧、新奇的享受,遂而拍下許多鏡頭,鏡頭隱在村裡樸實無華的寧靜中。至今,或者在很久很久以後,我想,我仍會不期然地記起華源村……那山長水闊的歌聲。
華源村即景/林明理
-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