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生勇氣~出書種種/宋明理雪

  • 2022-06-27

 面臨疫情越發嚴重,朋友圈的好友時不時發出未來生死未卜,隨著染疫住院及死亡的親友數量增加,未來命運的不確定性增加;未染疫者岌岌可危,人人不敢掉以輕心。準此,我心裡不得不思考,如果日後轉中重症疾病,甚或即將蒙死神眷顧,我最急迫應該完成何事?

 當我仔細誠實的尋找相應的答案,發現如果我還活著,當務之急是出書,將近年來發表在各刊物的文章集結,以完成階段性的立言人生目標。其實,集結出書的事以前已經做過,先夫在世時也督促我出版過幾本。如今,我非常「自由」寫作,雖然,前幾年也意識到應該把散見各報刊雜誌的作品,盡速分類、集結出版。無奈人生在世雜物特多,一延遲就是十幾年。

 雖然每一篇曾發過,未收到專書的文章,我都會如實將篇名、日期和發表在何刊物登錄在表格中;並分成幾大類,預備將來出成不同主題的書。如今看來這十幾年發表的文章,有的年份太久,找不到文字檔,勉強能找到剪報者已屬幸運。再者,寫作的時差距離太久,可能書編輯時要下一番工夫,其中一本同一年代的,因為日星月移滄海桑田,若出版設計技巧不到位,恐怕新書一出立即要淪為紀念輯。

 先前讓我沒有勇氣積極出書的最主原因,是因為自己走的是純文藝路線。在社會上閱讀風氣不佳,實體書出版普遍不景氣的世代,暗自思索是否應該同步在自媒體,電子書……等多管齊下的展現,較具文創生存之可能。

 關於出版實體文學書我考慮再三,總是覺得很難,十多年沒有勇氣去實踐。如今疫情蔓延第二年,在許多人的生命充滿不確定的氛圍下,反而給我出版文學書的勇氣,就當給自己和因病被「監禁」在家的人,一個書面的鼓勵吧。當我想到自己的寫作與出書,原來一直帶著使命,希望陪伴受苦中的大眾,進入精神層次的豐盛人生。如此一釐清,竟然感覺出書一點也不難,即使有困難也要去克服,這樣才不辜負自己,數十年如一日地寫過來。也不枉費各報刊雜誌的主編們,在眾多來稿中選用吾人的作品。

 回想我的第一本書是廣播劇選集,當時的文建會還有購買幾百本書,做為獎勵作者第一本書的制度。很幸運的,我得到國家文創支持制度的幫助,而順利出了第一本書。前不久接到某文化單位來電要求我贈近年出的書,協助他們建立文學史資料庫的更新,我這才猛然驚覺自己累積十幾年發表的作品,居然都還沒出書。有時上網查資料,發現自己未出書的作品,紛亂或不具名轉貼在某些網站。為了維持文學的尊嚴,不讓作品陷入更混亂,現在只好自我督促,加緊整理書稿的腳步,畢竟乃文章千古事。

 疫情讓許多人害傳染病,對國家社會顯然是阻力。而社會總體凝聚的危機意識,對幫助我下決心出書則是助力。當吾人的奮鬥與努力,可以讓疫情化阻力為助力時,必能提供正能量,提昇並引導苦悶大眾,從閱讀當代的文學作品,陶養文學氣息,邁向更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