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機會造訪異國,多半是興致勃勃,極具動力探索當地;反倒身處故鄉,興許是習以為常,周遭一草一木皆感熟悉,似無了解的必要。
然而,這種「熟悉」究竟為真,還是僅限於感覺上……在曾經段疫情嚴峻的日子,群眾緊盯確診足跡,如臨大敵。當下如此平凡的話題,卻於朋友閒聊時,引來詫異的驚疑聲。源由非關病毒來勢洶洶,入侵家園;而是訝異其中來自澳門之人,為何講起本市街區頭頭是道,熟稔程度更勝自己一籌!
當聽清此言出自誰人之口,換輪到我詫異了!畢竟說話之人絕非淺井之蛙,平日裏總能憑藉豐富經歷和見聞,從容笑談天南地北人文逸事,如今居然在家門前路栽跟頭,當真意外。
倘若自家人不識門前路的窘境,僅止此回,尚可當笑話添個趣聞,奈何相似情節周而複重演……有回更顯尷尬,事起北京同學上臺北辦事,隨口相詢研究室裡「當地人」旅遊建議。
思及對方目的地位處市中心,理所應當從市區景點推薦起。未料他留學時日尚短,業已走訪過,不得不往市郊山水風景名勝思索。接下來大家回復漸緩,語氣透著猶疑,各自支吾了幾處,尚未總結哪裡好,內鬨先起:甲錯愕乙不曾去過陽明山,乙震驚甲不曾聽聞士林官邸……
幸虧發問者眼見投石問路不成,反倒激起千層浪,趕忙道出這些也曾遊走過,並順帶分享旅遊經歷,藉機岔開話題。本以為他口中的去過,只是打圓場的客套話,但從這番遊玩回憶,可真切體會到所言非虛。了解當地程度,甚至夠咱們打蛇隨棍上,反主為客,央請人家充當領隊阿。
經歷幾番困窘,有感而生,志在四方放眼四海固然值得嘉許,但眺望遠方振翅高飛前,也莫忘熟悉生長之地,免得踏遍關山,看過萬紫千紅,兜兜轉轉,驀然回首才恍然驚覺對家鄉的陌生。
比鄰若天涯/朱御
- 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