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屋/王映涵

  • 2022-06-17

 對於痛苦的記憶到底該不該遺忘?看完<記憶屋>這部改編小說的日影,遼一認為痛苦的記憶雖然痛苦卻不該遺忘。

 奠定在歷史傷痕的都市傳說,從二戰開始有消除痛苦記憶的記憶使者,而遼一因為女友杏完全忘記他,而想找到記憶使者使其恢復記憶。青梅竹馬的真希看著,有次激動的大聲對他說,你有沒有想過有些記憶痛苦到必須遺忘才能繼續前進,你又不是當事人!

 在這部影片中,真希雖被綁架過,但是自己也說了,幸好有爺爺,他才能平安健康的長大;但是,當他發現要幫忙大多數的人消除痛苦的記憶,這城市這麼多痛苦與悲傷,卻又不得不時……。看似失智的的爺爺,聰慧的眼睛說有時遺忘也許也是一種幸福。

 影片中,每個人都為了遺忘傷痛而求助,只有身為父親的高原為的是讓女孩不要沉浸失去父親的傷痛而要求記憶使者讓女兒忘記自身的存在,在他癌末的痛苦中要帶著那份被遺忘的失落,可能更是痛苦吧-幸好,最後終究沒有消除女兒的記憶,我認為這也是好的,自己的爸爸怎麼可以這樣就忘記呢?

 記得聽過有些人失去父母或者另一半而憂鬱時,可是,若真的有機會選擇,會選擇遺忘那麼曾經相愛或為重心的人嗎?

 日子會過,時間帶著傷痛,隨著成長有不同的解釋,或許,這是遼一所認為即使傷痛的記憶也不該遺忘的。

 就像歷史的傷痕為的是避免人重蹈覆轍,雖然人們還是不斷在歷史上犯錯,回頭看史書不就是嗎?

 但願自己能像喜愛的作家佐野洋子說的:「要生氣,要大笑,更要坦蕩蕩的悲傷。」

 或許,有些創傷遺忘日子真的比較好過,所以有選擇性的遺忘?

 在這個老化壓力龐大憂鬱的年代,失智像是讓人害怕的疾病,所以不斷有不同的樂齡課程還有長照資源,人們怕遺忘失去自己,就求不要變成負擔。

 那些相行相遠的日子,拼湊成記憶的碎片,在忘與不忘,擺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