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是打開這每一樁記憶的鑰匙。」出現在《我們的歌》書裡的一句話,撩撥我心弦,心中滿溢的音符,仿佛就要衝出喉嚨,想念拿起麥克風的時候,那般陶醉癡情,我就是最佳歌手。倒不是因為唱歌好聽,而是找對適合自己唱的歌曲,將心情置入曲中,流瀉的情感仿若訴說一段人生故事。
第一次上台唱歌,是三十年前專科畢業旅行,晚上找了間卡拉OK,同學們嚐鮮,互相鼓勵登台,輪到我時,只會唱張雨生的《天天想你》,心裡其實想的是班上的他,我的暗戀,深知告別專科也是向青春道別,藉這曲對他說再見。
入社會後,當時KTV正盛,同學們偶爾邀約唱歌,那時並未認真練歌,會唱的歌曲不多,潘越雲《野百合也有春天》是必點的曲目,「仿佛如同一場夢,我們如此短暫的相逢…」才開口就又想起他。
後來被邀約唱歌的次數頻繁,決定多練習幾首歌曲,以免下次被同學開除。於是他們的歌—黃鶯鶯、童安格、李翊君、張惠妹、那英、周蕙、萬芳、彭佳惠、江惠、黃乙玲、曾心梅…,族繁不及備載,我煞有其事的卯起來練唱。索性KTV裡的設備可以調整男女調及升降key,讓我可以唱行無阻,也因此培養出喜好唱歌的興趣。
郭強生說:「好歌聲總是有故事的,不是鐵肺或飆高音那種,而是在那歌聲中總聽得見對世間百轉人情有一種體會,一種執著,在歌裡慢慢悠迴又慢慢將其撫平。」這段話正道出我喜歡唱的歌曲,為什麼總是帶點滄桑、落寞與遺憾的情緒。我特別能用歌聲詮釋歌詞裡那般無奈黯然、悵然若失、悲哀沉痛,其實,喜歡唱歌是因為能透過麥克風將心情化作音符,將不順心的事隨著旋律,化成一縷輕煙。
「明知你對阮無真愛,明知你對阮真虧待…」每回唱最有感的一首歌《思念你的心肝你敢知》,總是熱淚盈眶,有回還跟一起唱的閨蜜抱頭痛哭,這種愛太痴傻,這種情債何其沉重,卻讓我不小心又對號入座。
KTV裡我唱出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或許每段人生,或許每場愛戀,都會有一首主題歌。不管唱歌的人,寫歌的人,抑或聽歌的人。於是發現,原來我們都如此類似。」生命如歌,我仍走在音符舖成的人生大道上,用手上的麥克風,繼續傳唱屬於你我的生命故事。
生命如歌/以薰
-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