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鳴悵悽悽
夜思朝盼欲歸林
落葉也悲泣
此首俳句採用了「借彼譬此」的譬喻修辭法,詩人巧妙利用描寫〈籠中鳥〉的苦境,比喻淪落異鄉,有家歸不得的艱難處境,詩一開始即點出〈籠中鳥〉的哀鳴,觸耳驚心,以鳥鳴之悲聲來引起思情。
接下來第二句「夜思朝盼欲歸林」,借鳥日夜想回歸大自然山林,自由飛翔的盼望,再點出詩人深深懷想家園,恨不得重返美麗故園,自在享受水色山光與親情天倫之樂。
也許籠中的鳥並非如詩人所描述的悲困,有時候可能啼聲清脆婉轉悅耳,自得其樂,那為何詩人會有這樣的聯想?從詩人所寫第三句「落葉也悲泣」略窺一二,鳥怎會為落葉悲泣?只有人才會感受此情懷,葉落知秋,猜想詩人已來到中老年,大好青春耗盡,卻仍深困異鄉有志不得伸,情似籠中的鳥,鬱悶消沉。
再深一層分析,詩人或許不是自況,是設想普羅大眾為五斗米折腰,也像籠中的鳥,難以盡情發揮理想的困頓,俳詩三句,卻能以譬喻筆法寫出多重悲憤之情,實屬不易。
作者感言 ◎鄭波波
我常有空喜歡往山上跑,喜歡那無邊風月旖旎的風光。所以常有機會看見那展翅飛翔在湛藍天穹的小鳥。
然而下山回到現實生活中,為生計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就像被豢養圈困於鳥籠裡的小鳥,過著食之無味、寢之難安、了無生趣、鬱悶消沉的生活。
現已到半百多的歲數,也常自覺時光荏苒,悄悄流逝,什麼都經歷過了,什麼味道都嚐過了,什麼也都看穿了,但現實或許勉強滿足了,那麼希望呢?大半都渺茫了。就像那飄落枯枝落葉般無法回到以往那般蒼綠。
所以自諷與同儕好友們同「籠中鳥」般…。
鄭波波(鄭香裕):喜歡爬山,聽音樂的一個凡人,偶然遇到575俳句,讓我有機會再燃起那心靈寫作之火,希望再撥醒我文思怒放,夢筆生花,徜徉於這浪漫自娛的俳句中。
鄭波波〈籠中鳥〉評賞/南橋思
-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