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月,本以為寒冷會隨著冬天慢慢消失,沒想到,接近二月底的幾天,突然來一陣強大的寒流,氣象預告在先,溫度可能比先前陡降十度以上,然後會接連下好幾天的雨,剛好都是上班日,伴隨著發霉的情緒,曬不乾的衣服,屋內外濕冷的天氣,慢慢過活。據這些年的經驗,已經好久沒有這個時候降雨,也已經好久沒有這個時候還低於二十度,幾乎都是一進春天,馬上迎來溫暖的氣候,利用假日,把這陣子的厚衣暖被做一個清洗曬乾,接著就換上春、夏適宜的服裝與棉被。
就如同不少專家所說,不少報導所言,天氣漸漸產生異變,就如同見到極寒與極暖,以及與過去相悖離的經驗,但我們也只能適應這樣的氣候,隨機應變,畢竟,天氣預報雖然準確,但還是得做好充足準備才可以。本來想要保持愉悅心情作息的我,被這陣寒流給影響,雖然我也喜歡下雨的天氣,卻不喜歡這種既寒冷又下雨的氣候,畢竟上下班騎車,鐵定成為落湯雞。不過比起去年,算是提前來補充水庫的水量,不至於像去年一樣,從年初就開始的旱期,使不少地方採用分區供水,影響整個人們的生活。那時,疫情已經造成人們重大的衝擊,接連而來的缺水危機,讓不少討論的聲浪再起,背後就是人們的擔心,擔心原本的生活受影響。
日子悄悄地進入春天,時間也過得好快,原本還在驚呼一年已經過去,沒想到轉眼間已經過了六分之一。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是不變的道理,我們只能在時間斷限上留下些什麼,而無法完全抓住時間,畢竟時間不斷地走,不會為任何人停留。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人們,每天人們最關心的,大概還是確診人數,死亡人數,以及有沒有傳播鏈,有沒有新的變種病毒。看到不少人說,疫情就快在某些時刻結束了,算是超級樂觀,或者說,病毒即將與我們共存,無論春夏秋冬,都是學著與它共存,讓它流感化。確實,人們在這段時間打了不少疫苗,也防堵了多次危機,但畢竟還是沒有流感化的跡象,要做到如此,還是要更加努力。
去年底,一位長輩離開了我們,以往過年聚會,有一個行程就是去探望他,可是,去年卻是送他最後一程。還記得他總是很關心晚輩們有沒有吃飽穿暖,在寒冷的天氣中將自己緊緊裹住,不想感冒讓晚輩擔心。在臉書,見到這位長輩唱著歌、開朗的模樣,如今也只能用影片追憶。他的離去,是很突然的,就像驟變的天氣,難以捉摸,人的生命確實也是如此,不是春天到了,就要春暖花開,偶爾也會有寒流來襲,將大家的作息完全打亂,將許多事情都拖延,甚至讓很多事情停擺。
而我,好不容易請假處理事情,卻遇上大雨滂沱,回到家中,全身淋濕,雖然事情已經辦好,但不禁埋怨星期一,有著憂鬱,那並非只是商人的噱頭,是遇到這樣的事情,確實會感到憂鬱。只能在心中希望春寒早日過去,還我們一個溫暖無雨的天氣,要不然每天都和著水氣、霉味,遲早會讓人心情變差,說不定悶出病。
春寒/徐夢陽
-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