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布子/郎英

  • 2022-05-19

 對破布子的印象是鹹鹹香香的,是開胃下飯的好佐料,煮菜蒸魚燉湯時添加幾顆,味道就會變得甘甜鮮美。然而前幾日,終於看到它的花了,長得十分小巧可愛,讓我興奮不已。

 記得去年夏天有次路過橋頭,碰巧遇見一對夫妻正在樹下採集生長茂密的黃色果實,好奇心驅使,上前詢問:「這是什麼?」老婆婆說:「樹仔啦,就是『破布子』。」一向只看過罐頭裡的破布子,如今親眼瞧見,感覺新奇。

 自從知道它的存在,每每經過就會停留片刻仰頭瞻望,那卵形綠葉很青翠,但老葉卻黯淡無光有如破布,所以才會被叫做「破布木」,它的果實自然就是「破布子」。去年歲末,葉子脫落只剩光禿禿枝條,相當蕭條。可是今年一開春,細雨潤澤,才幾天光景就滿樹綠葉,旺盛生命力令人讚嘆不已。

 沒過多久,發現嫩枝頂端開出許多黃白色小花,雙叉狀聚繖花序,淺綠色花萼筒,五裂外翻花冠,組合起來很像同心連杯,甚妙也甚甜蜜。雄蕊頂著咖啡色花藥躲在萼筒裡,呼之欲出萌樣很俏皮,而細長花柱就沒那麼羞澀,極力挺出張揚四裂,像章魚爪般四處探測,努力捕捉春風春雨。

 更奇妙的是,葉片上長了好多大大小小的綠色痘痘,翻葉背看,也能看見點點痕跡,那是破布樹特有常見的葉瘤,以農業角度來說就是「蟲癭」。蟲癭是指幼蜱鑽進破布子葉片裡,增生形成泡狀突起,癭有益處也有危害,若過於嚴重會影響果實成長,難怪這棵破布樹經常會掛牌告知噴藥或修剪,但它努力求生能力就是這麼堅韌,越是修剪越是蓬勃。

 破布子果實有甘味及黏性,富含纖維質可健脾開胃,用它製成小菜既營養又可口。除了食用也能藥用,能鎮咳排毒,對整腸消化不良也有療效。果期約在六、七月間,由綠轉黃或橙黃,然後進入採收期,看著小小繁花,我已迫不及待結實累累豐滿模樣。

 曾經在客家生活圈裡工作一陣的老爺子,對在地餐廳的「樹子炒水蓮」客家小炒愛不釋口,他說,爽脆水蓮菜與鹹香破布子是完美絕配,那味道會讓他想起老家,想起過世得早的母親,想起黃白圓潤的樹子在大灶鍋裡翻滾亂蹦的熱鬧情景。

 老爺子好此味,連帶影響一家子人跟著他吃香喝鹹。白皙清粥裡潑灑暈黃光芒,像幅抽象水墨畫,那醺然滋味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炎炎暑日裡,來鍋苦瓜鳳梨樹子雞湯最是消暑,酸甜苦鹹穿喉入胃,先是五味雜陳,後又回甘生津,那滋味很迷人,能讓人產生一股幸福愉悅感。

 有人說,世上最療癒的東西,一是美食,二是文字。美食,不只是逞口腹之慾,不斷咀嚼反芻參透人生百味,那感染力將更甚於文字。因為,食之有味,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