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清涼的早晨,亮得像銀白麟片的小徑上,有兩隻灰樹鵲甜美且有力地在樹梢上歌唱,又在我頭頂上盤旋……然後像一對好奇的小孩,停在卑南遺址公園的展示廳前,顧盼流連。
漫步其中,每隻鳥雀,像是在互訴心事,讓我目不轉睛地看著牠們飛翔,像山花般飄過樹林,多麼微妙,多麼令人驚嘆……而我也慢慢明瞭,世間最美妙的飛翔,為什麼總是在這純淨無垢的天空。
站在月形石柱區,四下張望,一棵開著紅色大型花序的火筒樹把大地吻醒了。我忽然想起幼時校園開滿枝紅的刺桐花,想起艷紅的花兒由枝上端詳我,還有故鄉那一畦畦稻浪,隨著牛背上的炊煙飄來……泊在水田裡。
當我行走於一條鋪設石板的步道與高高矮矮的樹之間,靜靜地看著蓮池,或聽著蟬鳴鳥叫,我就感到一個被遺忘數個世紀的永恆是可能的。
一棵高大的苦楝樹伸向廣闊天邊,兀立在史前家屋前,密布淡紫色小花落在被太陽鍍金的草地上……風柔柔,四野寂然。在我休憩的戶外廣場,新生的棋盤腳和海濛果多麼美麗!而我最喜歡爬上階前凝視一座多環獸型玉玦的裝置藝術,讓記憶漫無目的地飄浮。
如今在寂靜的夜裡,窗外雨聲潺潺。可就在這時,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幾度寒暑中的卑南遺址公園。無論晨昏,我俯身草上,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不僅僅是在春夏的日子裡,那花斑鳩等多種雀鳥騰飛到我身旁,像是哼一曲鄉居小調,還有那杜鵑花,攀木蜥蜴,遠眺的鯉魚山、都蘭山,都一一在風中閃現了。
恍惚中,那些古老的故事隨著風兒棲息在古木旁,遠遠近近……在天籟中交織,也緊貼著我的耳畔。我偏愛這座展示卑南遺址出土文物兼具休閒的公園,偏愛有飛鳥兜著圈子掠過的清晨。風的輕漪,讓它顯得那麼樸實無華,讓我搖擺的記憶,隨風揚起,像蜿蜒的河。
我也喜歡站上展望臺,眺望整個臺東市區,自在地凝視那片蔚藍的天空,而不致擔心外界紛擾的拘牽。不管我凝視的是暗影浮動的流雲,還是那清晰可見的山巒,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於是我記起楊牧編譯在《葉慈詩選》書裡的一首優美的小詩(十九世紀以降):
縱使偉大的歌詩永遠不回頭/對現在擁有的我們歡喜之極:/沙灘上小石子碰撞的聲音悉索/作響在汐退的潮水裏。
詩人心中的夢想與音韻之間充滿和諧,就像漫步在這寂靜的公園,這裡只剩下美和真。而原古的歌聲像流水,徐徐緩緩……不經意地在我身後迴響。風來了,它掠過太平洋的方向,然後流向都蘭山山腳下連同周圍的村落。就在這些時光裡,我祝願在天空下的族民,在每一曙光中都充滿希望!
卑南遺址公園之晨/林明理
- 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