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每個人對善良的定義都不一樣,而善良不僅僅只是不傷害別人那麼簡單,我覺得善良是「寬以待人」,當別人有困難時給予及時的幫助,並以寬容的方式對待他人。而善良也是一種好的品行,亦是一種自我的人格修養。
在臺灣眾所皆知的陳樹菊阿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是出生於西螺的臺東傳統市場菜販,每天都過得十分節儉,小時候的她因為母親身亡,所以一肩扛起家中的生計,在母親承租的菜攤賣菜,後來因為仁愛國小的樂捐活動協助她的弟弟,此後她便開始了賣菜捐助的行動,但她卻受到父親的質疑,樹菊阿嬤卻沒有退縮,依然繼續捐款。後來有人發現她長年的捐助造福了很多人,她同時也獲得了時尚雜誌百大影響人物的殊榮,儘管變成眾所皆知的公眾人物,也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她卻還是繼續捐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持續為這個社會付出她的心力。
在印度有一位叫甘地的偉人,他是印度民族主義和國大黨的領袖,他帶領著印度走向獨立,也成為印度人的國父。甘地有一次要搭火車,在推擠的過程中,他一隻鞋子掉到鐵道旁,情急之下,他把另一隻鞋子也丟了下去,曾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因為撿到鞋子的人,就可以擁有一雙完整的鞋子。
從陳樹菊和甘地的例子中,我們可以學到:每個人做出的善良舉動都不太一樣,但大家的本意都是想幫助別人,當每個人都願意為這個社會多付出一點,就能讓這個世界充滿更多愛與溫暖。
善良的心最美/中山國中 王詩棠
- 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