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上社會課,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關於德雷莎修女的影片,並討論她的義行與事蹟,讓我對她佩服不已。她是一位既仁慈又無私的修女,她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卻將她的一生奉獻給窮人中的窮人,她用不凡的愛,做最平凡的事,最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德雷莎修女出生在馬其頓共和國的一個富裕家庭,她12歲立志做一位修女, 18歲隻身前往印度孟加拉,在聖瑪麗亞女校教書,那是一所貴族學校,但高高的圍牆外,卻是窮困潦倒的貧民窟,當她看到那些窮苦的人,她立下一個心願-要將他的一生奉獻給那些貧窮的人。
德雷莎修女說:「人們必須親身經歷貧窮,才知道貧窮是什麼,才會真正的去關懷貧窮。」因此,她每天過著窮人的生活。她認為越窮的人越要認真學習,於是,她成立了一所沒有教室的學校,教導孩子們學習;也開了一間診療所,用好不容易獲得的藥品,為病患治療,因為她誠心的為世界上最窮的人服務,所以大家稱她為「窮人的母親」,甚至被稱為「貧民窟聖人」。
不僅如此,他還建立了世界知名、讓窮人得到善終的收容中心-垂死之家,許多被人遺棄的垂死病人,在垂死之家的修女細心照料下,平靜安詳有尊嚴地離開人世。除此之外,她也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讓更多的修女為世界各地貧苦的人服務,讓世人知道愛可以克服一切,讓被遺棄的人知道人間仍有溫暖。
德雷莎修女是愛與美的化身,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她讓我知道,犧牲奉獻的愛與慈悲為懷的美,都能從小事做起-用不平凡的愛做最平凡的事。
勇者的畫像/仁愛國小 陳予皓
- 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