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前捕撈「大物」大午仔魚、土魠、鮸魚 澎湖漁民笑開懷--自由時報

  • 2021-12-07

2021/12/05(自由時報報導)每年農曆春節前夕,是民生消費旺季,澎湖漁船紛紛出海捕撈,各種「大物」漁獲紛紛出現,繼日前出現77公斤大耳後,現又捕撈到9.3公斤大午仔魚、16.2公斤土魠及10.2公斤的鮸魚,讓澎湖漁民笑得樂開懷。

漁民是冒著生命危險與海搏浪,每年東北季風澎湖動輒十級以上風浪,漁船出海作業時間短,只能在風浪稍歇之際,出海搶捕漁獲,5日天氣轉好之際,就傳出漁船大有斬獲,來自西嶼的大進滿船隊船長許國堯返航,帶回好消息,除了豐收之外,船上不乏重量級大物漁獲。

大進滿船隊帶回的大物漁獲,包括9.3公斤的超大午仔魚,以每公斤3500元市價售出;一尾16.9公斤的超肥美土魠魚,以每公斤2000元售出;另外還有一尾10.2公斤的鮸及紅甘等各式魚獲,看著滿地的魚獲,漁民總算能夠鬆一口氣,露出許久未見的笑容,漁民們都希望好運能持續至農曆春節,在土魠盛產季節中大有所獲,能安心過個好年。

至於午魚(午仔魚)名字怎麼來?午魚棲息在沿岸泥沙海底附近的肉食性魚種,早年在中國福建廣東一帶,在端午節前後,常會靠岸產卵,容易被捕,因而得名。過年期間10公斤以上的野生午仔魚,常常出現一尾要2萬元以上的高價。台灣有一句話「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春子」,午仔魚肉質細緻、油脂豐富、少刺,野生數量稀有,這些因素讓午魚在各地漁民饕客口中,總是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