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6 上午09:16:40【記者王宗銘】
前新聞局長邵玉銘5日發表保釣新書透露,蔣中正總統生前在日記中提到,假如當年出兵到釣魚島,兵力會分散,而釣魚島是沒辦法居住的,兵力若分散會危及台灣本島的安全。
前外交部長錢復則評論說,很多人提到政府派軍艦去走一走,為什麼不動武,為什麼不去打,但是我們要記得中國人古有名訓,兵凶戰危,用兵不是好事,戰爭一定會帶來危機。
邵玉銘5日發表新書《保釣風雲錄:一九七○年代保衛釣魚臺運動知識份子之激情、分裂、抉擇》,前外交部長錢復與東吳大學教授劉源俊受邀發表評論。邵玉銘說,在寫作此書時,他在2006年看到外交部1萬多件保衛釣魚島的檔案,收藏在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其中有外交部與國民黨中央黨部內部會議資料作為參考。
邵玉銘指出,1971年4月,尼克森宣佈美中關係要正常化,當年7月,季辛吉到大陸,10月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當年面臨三大危機,優先次序第一是10月的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席次保衛戰,需要美國與日本幫忙拉票;第二是4月美國總統尼克森宣佈與中國大陸關係正常化,不知道什麼時候美國要與中國大陸建交,為了要保衛與美國的邦交,沒辦法太強烈抗議;第三是釣魚島危機,所以沒有辦法跟美國進行更強硬的交涉。
邵玉銘說,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對臺灣海域有劃分,南邊是我們的,北邊是美軍的,假如海軍要到北邊釣魚島巡弋,必須有美國的同意。
邵玉銘指出,蔣介石在日記中提到為什麼沒有辦法派兵力到釣魚島,因為當時兵力過度分散,主要部隊在臺灣與澎湖,10萬在金門與馬祖,假如再出兵到釣魚島,兵力會分散,而釣魚島是沒辦法居住的,兵力若分散會危及本島的安全。
邵玉銘還說,1971年6月17日,美日簽沖繩回歸協定時,把釣魚島一起給日本,只給行政管轄權,不給主權,美國認為在主權上他是中立的,蔣介石在日記寫下“心中甚為不平”。
邵玉銘說,當時沒辦法很強硬,但政府外交部的確有些人認為要出兵佔領釣魚島、強硬交涉,錢復也簽了字,但高層認為當時沒辦法與美國與日本撕破臉,因為還有聯合國席次與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問題。
邵玉銘新書透露秘辛:蔣中正總統曾想出兵釣島 10萬兵力在金馬,憂再過度分散恐危及本島安全--中評社
- 2013-02-06

邵玉銘5日新書透露秘辛:蔣中正總統曾想出兵釣島。(圖/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