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選部原擬「花東離島」等偏遠維持小型地方特考 6都擬廢地特,試委搶救 --自由時報

  • 2013-02-07
「6都」擬廢除地方特考,讓考生無所適從。(自由時報資料照,記者叢昌瑾攝)

「6都」擬廢除地方特考,讓考生無所適從。(自由時報資料照,記者叢昌瑾攝)

2013/02/07〔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地方特考究竟要不要併入高普考?考試院院會今展開地方特考保衛戰。主張合併的考選部近日已擬定「折衷版」,將合併後的分發範圍鎖定為「6都(含桃園)」;試委蔡良文等人則提案力保高普考及地方特考應「繼續分辦」,聲援「在地服務」精神的地方特考。
地方特考併入高普初考方案,考選部已研議3年,預計農曆年後敲定合併內容,受影響的考生超過二十萬人,去年初步揭露後引發地方質疑與考生反彈,反對併考的考生灌爆考選部信箱,近一個月來,考試委員們更罕見地收到數百封陳情信件。
考選部1月底與考試委員們進行的政策座談,同樣遭到質疑,委員們強調︰「如果合併沒有讓制度更好,就沒改變的必要。」
讓根留家鄉的人有機會出頭
考選部原僅準備在「花東離島」等偏鄉地區維持小型地方特考,其餘各縣市地方特考都將廢除,與高普初考合併後、一年舉辦兩次,依成績統一分發,且錄取後的調離年限將折衷統一改為3年(原本高普初考綁約一年、地方特考綁約六年)。
面對試委質疑及地方反彈,考選部近日已修改政策,以一日生活圈為概念,將舉辦地方特考的範圍擴大到「六都以外」。也就是說,高普初考與特考合併後,六都將取消地方特考的用人機制,六都以外則繼續維持地方特考。
在考選部持續推動合併案的同時,考試委員蔡良文、黃俊英等人則主張不要合併,強調地方特考分區錄取的傳統應保留,讓有意留在家鄉服務的人有機會透過地方特考分區的競爭機制進用;同時建議訂定中央與地方人才交流機制、地方機關人員採地方特考取才的比例。
由於6都已成形,試委也建議重新檢討地方特考是否有必要劃分為十五個分發區。也有試委質疑,六都中各有偏鄉,例如台中和平區等,如果合併案上路,六都內的偏遠地區勢將成為高普考初考統一分發的弱勢區。
制度一變再變 考生無助、憤怒
考試制度變變變,也讓國考生們顯得無助與憤怒。考生王良宜談到,地方特考讓優秀人才可如願留在自己想待的地方工作,對政府、人民是雙贏,沒想到考試院竟想取消,實在可惜。
考生「洋」則說,聽說合併後的高普考未來將在同一天、只能擇一類別報考,「我簡直不敢相信!連國家考試都要用如此的方式來剝奪考生們的應考權。」
地方政府︰人事愈穩定愈好
新北市及台中市人事處官員指出,對機關來說,人事愈穩定、愈久任,對機關政策的推動愈有利;但對考生來說,當然是分發地點離家鄉或家人愈近,穩定性愈高。地方政府的人事主管們期盼:「考選部應規劃可以真正留人的考試制度,不是只從減省考試成本及流程思考!」
相關聯結:
◎簡單問題複雜化 考選部庸人自擾--自由時報
2013/02/07【記者楊久瑩/特稿】有必要把簡單的事,弄得這麼複雜嗎?
國考史上的大變革,說穿了,比較像是考選部在庸人自擾!因為,偏鄉與大都市的用人問題,其實只要透過報缺技巧,就能解決大半,何苦為解決小問題,製造出更大問題?
報缺方式 就能解決大半爭議
誠如部分試委主張的,考選部應維持現有地方特考與高普初考分立,想解決偏鄉用人的問題不需大動干戈,只要由人事總處同意調整比例,大都市缺額直接透過大範圍分發的高普考及初考來承接;鄉鎮區等偏鄉則繼續透過地方特考報缺徵才即可。
如此一來,進入大都市工作的應考人即使只綁約一年,仍會因為待在交通便利的大都市,提高繼續留任意願;各都市的偏鄉則因為必須六年才能申請調任,將有機會吸引更多上榜者考慮定居深耕。反倒是考選部的折衷版本,將調任年限採取中庸之道,把一年綁成三年、把六年也縮短成三年,恐更造成「活絡不足」、「穩定也不足」的尷尬情況。
至於為了解決高普考重複報考、重複錄取的問題,考試法相關配套將高普考安排在同一天,也似多此一舉;因為「公務人員考試增額錄取名額處理要點」通過後,過去高考及普考放榜後,重複錄取必須下次補缺的問題,將不再採用三年重複錄取的平均數來估算,可以更精準地估算普考的懸缺,並在放榜前馬上增額補足,根本不必強迫考生要在高考與普考間二擇一。
最重要的是,當初考選部基於簡化考試的原則,決定把高普初考與地方特考合併,如今卻因為不敵考生、試委及用人機關的質疑,把原本計畫考一次的高普初考變成一年兩次,又擴大地方特考的範圍,從「花東離島」到「六都以外」,簡化目的不成,反引發考生與用人單位更多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