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魚群上岸 曝屍逾公里--中國時報

  • 2015-09-09
 【本報訊】根據中國時報報導,金門后湖、泗湖以迄成功外圍海灘,連日來出現大量鯡科「黃澤小沙丁」魚屍,估計綿延逾1公里,景況讓人怵目驚心。縣水產試驗所7日採樣送驗,研判可能因大魚追逐覓食,魚群受驚暴衝上岸,與水溫和水質無關。
 位於金門南海域的后湖、泗湖和成功海灘,6日上午開始出現魚屍群,7日數量更加驚人,沿線綿延串連不斷,估計有2、3萬尾之多,腐爛惡臭味讓下海戲水遊客紛紛走避。
 由於入秋第1道鋒面剛通過,6日晚間金門又下起大雷雨,有民眾質疑可能與水溫變化有關,甚至還有人說是被雷打死。縣水試所派員下海採樣,初步研判是遭到大魚追逐,成群驚慌逃竄所致或被大浪沖上海灘,已採樣檢驗有無病毒成分。
 縣水試所長楊文璽指出,這些魚屍以鯡科的「黃澤小沙丁魚」為主,俗名又叫青鱗仔,有成群活動和覓食的習性。后湖村民許金滄也表示,每年此時是這些小型魚類迴游的季節,可能遭到午魚等大型魚類追逐,才會成群衝上海灘。
 魚群集體死亡消息傳出後,當地民眾撿拾充作肥料,認為比化學肥料的肥份高,且天然有機肥也比較安全。縣環保局也派員採水檢驗,並未發現任何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