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大成報報導,2015世界閩南文化節繼在臺南、泉州、澳門後,今年移地於金門縣隆重舉行,9月18日晚間來自兩岸和海外與會的貴賓、學者專家參加了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的晚會活動,欣賞金門在地和大陸表演團隊精彩演出。重頭戲之一授旗儀式,並由金門縣長陳福海將會旗交棒給下屆主辦的馬來西亞,由馬來西亞麻六甲州警察局前警監蘇其香代表接旗,接下明(2016)年世界閩南文化節的主辦權。
世界閩南文化節去年在澳門召開,今年在金門縣舉辦,金門曾經歷經長時間軍事管制,保留豐富的文化風貌,尤其是傳統建築及風俗文化都完整保存至今,是座「閩南文化的寶庫」。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希望藉由這次在金門舉辦的世界閩南文化節,期望海內外閩南貴賓,感受到金門與閩南文化的歷史人文之美。
為彰顯台灣特有的閩南文化,中華文化總會協同臺南市政府、金門縣政府、桃園縣政府、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國立臺南成功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及國立金門大學於2012年4月28日至5月4日共同舉辦首屆「世界閩南文化節」,並於當年4月28日上午9時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開幕儀式,這是首次針對閩南文化,串連地方政府與國內外的學術單位共同舉辦,並邀請海外僑社、會館組織的重要領導人以及各地的閩南華人,一起來到臺灣,見識臺灣特有的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兼具「海洋文化」與「僑鄉文化」的雙重特質,「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選擇在閩南人的移居史上深具關鍵地位的臺南與金門舉辦,深具意義。
17世紀初歐洲殖民帝國強權,以武力侵占閩南沿海,鄭成功以金門為基地出征,登陸臺南,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招徠大量移民,引入漢族文化,建設臺灣;而金門同時是1000多年前閩南人前進南洋的前沿基地,亦是東南亞移民的原鄉,許多金門人經過多年奮鬥,現在已是當地國家的政商領袖,金門人的故事,正好印證閩南人的航海世紀。
2015世界閩南文化節金門熱鬧登場--大成報
- 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