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生種刺足沼蝦 澎科大繁養成功--自由時報

  • 2015-10-17
 【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澎科大再傳喜訊!宣布繁養世界最大型的長臂蝦—刺足沼蝦成功,由水產養殖系學生王瓏璋及游俊賢,在施志昀教授指導下人工繁殖成功,將為台灣的淡水蝦養殖帶來新契機!同時也奠定澎科大學術研究地位。
 能重達1斤半以上 可食用及觀賞
 台灣原生種的淡水蝦類中,單尾體型能達到一兩重的種類並不多,然而刺足沼蝦卻能達到一斤半以上,由於甚少被捕獲,且和泰國蝦長得十分相像,因此過去在台灣捕獲時,一直被誤認為是養殖場逃逸的泰國蝦,而未受到特別重視,直至二○○七年由新加坡學者P. K. L Ng和印尼學者D. Worwor確認為是有效的獨立種,二○一三年施志昀也與這兩位學者在國際期刊發表確認是台灣原生的種類。
 刺足沼蝦除了體型大,可以食用以外,比較小的個體一直到亞成體,都有著明顯的花紋和紅色的額角,相當有觀賞的價值。由於是台灣原生種,可完全適應台灣的環境,而且在台灣南、北皆有發現,適合養殖的區域不受限於氣候較溫暖的南部地區,更重要的是,當長期繁養殖而造成品種退化時,在本地野外環境就能採捕,不必像泰國蝦要從國外進口。
 澎湖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在設校時即已設立,二十餘年來致力於水生生物的繁養殖,以及澎湖海岸生態調查等研究工作,除了協助澎湖當地養殖業界發展及排除疑難雜症外,也成功開發多種食用及觀賞用魚類、頭足類、貝類、大型藻類等水產動植物的繁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