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蘋果即時報導,普遍分布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的台灣黃蝶,今年也成為金門昆蟲界的新移民。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委託昆蟲界達人張永仁調查金門地區的昆蟲普查與生態攝影,在7月,首次在烈嶼(小金門)發現金門新記錄種蝴蝶-台灣黃蝶(Eurema blanda),由於族群數量龐大,已成為極度優勢的蝶種,堪稱今年金門昆蟲界最亮眼的新移民。
張永仁說明,他今年7月首次在烈嶼發現台灣黃蝶,當時觀察到雌蝶於大葉合歡幼株上產卵,以及幼蟲群聚攝食。8月,則是在金門本島的太武山斗門古道登山口附近的大葉合歡植株上,發現到大量群聚的台灣黃蝶幼蟲。
他研判,台灣黃蝶已到金門一小段時間,由於物種的生活史很短(可能一個月或不到一個月),當他發現時,很可能已是台灣黃蝶的第二代或第三代,這也足以證明台灣黃蝶在金門已落地生根,成為新的住民。他也說,這物種短期內不會消失,因為牠非常優勢,繁殖力強、生活史短。
張永仁指出,台灣黃蝶有集體產卵的習性,一次可連續產下超過一百枚的白色小卵,在大葉合歡與阿勃勒的嫩葉上,都能輕易發現產卵的雌蝶。牠們的幼蟲擁有醒目的黑色頭部,經常數十隻擠在一起集體休息、攝食,由於數量眾多,很容易將植株的部分葉片啃食精光,以至於也相對容易發現牠們的行蹤。
他也說,台灣黃蝶的幼蟲同時是掠食性昆蟲或鳥類的食物來源,因此在幼蟲集體爆發的植株上,除可發現寄生性的天敵小繭蜂,還有螳螂、肉食性椿象及黃腰虎頭蜂流連,形成有趣的小型生物鏈,相當適合進行昆蟲生態觀察的理想素材。
金管處處長謝偉松表示,根據金門國家公園歷年調查成果,截至2011年,有超過13目115科843種昆蟲,其中蝴蝶種類約80種,若再加上今年近10個月的調查記錄,預估超過920種昆蟲,其中今年的新紀錄昆蟲已達60餘種。另因金門地區緊鄰福建沿海,擅長飛行的昆蟲容易自由來往,若能持續營造生態豐富的優良棲所,相信未來將有更多昆蟲入住金門。
昆蟲界新移民 台灣黃蝶金門飛舞--蘋果即時
- 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