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提早1個月出現星沙、藍眼淚!輕踩沙灘即點點藍光--東森旅遊雲

  • 2016-03-08
 【本報訊】根據東森旅遊雲報導,今年暖冬加上春天提早到來,馬祖各地在3月第一週已經陸陸續續出現「藍眼淚」及「星沙」蹤影!點狀藍光相當美麗。當地民宿老闆福哥特別解釋,不論是星沙或藍眼淚,都是因為受到外力刺激才發出藍光,但遊客不需要特別用力踩踏或丟石頭,因過度刺激反而不會發光,還會傷害生態,希望大家一起守護環境。
 「追淚」季節多半在4到9月,不過上週在馬祖北竿,已經有人發現「藍眼淚」的蹤跡,整整提早一個月出現,相關粉絲團也開始分享「藍友」拍攝的作品,各路「追淚」計畫紛紛展開。另外在南竿的津沙海邊也出現「星沙」,馬祖1234青年民宿老闆發現後立刻拍下照片,只要輕輕踩過去,點狀藍光在腳下閃閃發亮,十分美麗。
 很多人會將藍眼淚與星沙混為一談,不過福哥說,雖然兩者都屬於蜉蝣生物,卻不相同。藍眼淚是渦鞭毛藻的一種,名為「甲藻」,單叫牠渦鞭毛藻是不夠正確的。而星沙則是一種介形蟲,本身透明,平時趴在沙灘上進食,受到浪潮打上岸或人為踩踏等外力刺激時,才會發出點點藍光。
 福哥說,星沙的生命期比藍眼淚還長,當藍眼淚季節在5到6月左右結束時,7至9月都還可以看見星沙。只要輕輕走在沙灘上就能見到,不需要刻意用力踩踏或拿木頭撥弄沙子,「因為當牠們受到過度刺激時,反而就不亮了!」也許是死了,也許是受到過度驚嚇選擇不發亮。看藍眼淚也一樣,不需要朝海水丟石頭,自然就能看見。福哥平時也會向不知情的遊客好意解說,「希望大家能一起好好守護馬祖的自然環境。」
 另外曾有網路文章指藍眼淚與星沙都是「美麗的危機」、生態環境污染的結果,福哥認為這個說法不夠客觀,也不完全正確。他的民宿有兩名常客,分別是台大與師大的生物學教授,從3年前藍眼淚熱潮開始時,每年追淚季都會來到馬祖,對這些生物進行研究,也帶回實驗室作分析,福哥也因此跟兩位教授有諸多討論和請益。
 他說,馬祖因地理位置關係,潮差大,造成海溝,生物食物鏈變化也大,所以生態資源豐富。海洋生物例如魚類都會吃這些蜉蝣生物維生,如果藍眼淚真的有污染,照理說這些漁產也會受到污染;不過根據過去多年來的文獻證明,都沒有因為吃了馬祖海產而中毒的案例,唯一一例是誤吞河豚才中毒。而且馬祖的海岸線環境十分乾淨,沒有異味惡臭,只有海的味道;萬一有污染,不管在氣味或環境上都會很明顯。若住宿遊客想看藍眼淚及星沙,也想了解牠們的生態習性和知識,他都會樂意解說,期望旅人們來這裡不只是走馬看花,也能對生命的興衰週期有更深層次體會,更珍惜我們美麗的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