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蘭嶼垃圾漂流可望有解!環保署長李應元8日表示,全台現階段有營運的垃圾焚化廠共有24座,其中13座焚化廠將延役;此外,原本只補助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線的垃圾轉運費,現在增加補助蘭嶼、綠島、小琉球等地區轉運費,未來應可解決蘭嶼垃圾堆積的問題。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環保署8日進行「建構綠能永續新世代垃圾處理計畫」專案報告。環保署長李應元8日說明焚化爐研役計畫時提到,這幾年離島地區都陸續有垃圾危機,比如蘭嶼、綠島、小琉球等,蘭嶼為解決垃圾問題,鄉公所還提出要課徵遊客生態捐。他表示,未來要在當地設置多元化垃圾處理設施,但當設施還沒蓋好時,也會協助離島地區垃圾轉運,補助轉運費用。
環保署也規劃,未來要建置垃圾處理的區域合作機制,中央要取得10%垃圾調度量能;補助調度垃圾處理費用;同時,訂定垃圾處理區域合作調度的行政契約。
李應元表示,現在台灣有24座垃圾焚化廠,年限超過15年以上,效能遞減者,排除台北市內湖、北投、木柵焚化廠,包含到2022年營運未滿20年的基隆、利澤、永康等廠,和部適用補助比率的場,有13廠要要延役,但會增置防汙升級設施。
此外,環保署在「建構綠能永續新世代垃圾處理計畫」專案報告中,也計畫在北中南都設一座廚餘生質能源廠。環保署督察總隊長蕭清郎表示,全台每日圾圾量是1萬9200多噸 ,如果扣掉廚餘,用在生質能,每一天可減少600公噸的垃圾量,增加每年廚餘厭氣消化處理量18萬噸、發電量每年達2160萬度,每年增加售電收入8650萬元。
蘭嶼垃圾漂流可望有解! 環保署:比照金馬澎補助--聯合新聞網
-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