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知道哪些生活的廢棄物,汙染海洋最嚴重嗎?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帶領志工於全台淨灘,同時進行海洋廢棄物的檢測分析。2016年統計全台數據,已獲得240筆淨灘數據,材質上寶特瓶一舉躍上海廢 top10榜首(37,657個),其中近1/3在澎湖縣內拾獲。
若分析長達12年的監測數據,許多長年上榜的廢棄物均不是環保署管制的回收項目,顯示回收效益不高的商品,廢棄後有更高的機率汙染環境。
21日荒野與臺北醫學大學教授助理教授華博諾(Bruno Walther)、台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孔燕翔(Alexander Kunz)共同簽署海洋廢棄物學術合作計畫,將分析歷年淨灘數據投稿國際期刊。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5年製作【愛海小旅行】海洋廢棄物資訊平台,推廣社會大眾於淨灘同時監測海洋廢棄物的種類與數量,2016年新增手機上傳功能,獲得全台 17 個濱海縣市民眾熱烈響應,今年截至 12/8 已獲得 240 筆淨灘數據(相較去年成長 3 倍)、清理廢棄物總重 39,809公斤、清理海岸線總長130,605公尺、參與志工總人數 19,091 人。
統計分析2016年各地民眾上傳海洋廢棄物數據後,可發現材質上依然以塑膠為主(佔整體 90.3%),用途上仍是以飲食包裝(78.2%)與漁業行為(11.1%)為主。
聽,海哭的聲音!2016海洋廢物榜首:寶特瓶 1/3在澎湖--三立新聞網
- 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