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東網專訊14日報導,金門縣金沙鎮大地村近日出土一尊古砲,外觀鏽蝕嚴重,砲身已無鑄字可供辨識,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根據發現地點比鄰田浦古城,研判是明清時期田浦巡檢司駐軍遺留下來,縣文化局13日請人將古砲移往縣文化園區內,將委託學者專家進一步考證。
日前,狗嶼灣海邊整理產業道路時,挖掘機挖出一尊古砲,長度約1.2米,外觀已嚴重鏽蝕,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趕到現場,要求司機妥善保存現況,並立即通報縣文化局長呂坤和會勘。
陳自強根據發現地點比鄰田埔古城,指出明太祖洪武25年(1392)江夏侯周德興在金門東北隅構築「鎮海城」做為海防要地,即後來的田浦巡檢司,其後屢經修葺,至今仍是全島唯一保留城基與城區範圍的古城,研判這尊出土古砲是明清時期駐軍遺留下來,可做為田浦巡檢司自明清以來,一直做為海防重鎮的佐證。
縣文化局長呂坤和與陳自強等人兩度會勘後,僱用工人將古砲吊往縣文化園區內,將委託學者專家進一步考證,並納入園區內古砲區展出的火砲實物。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長盧根陣指出,金門隨著近年的土地開發,已陸續出土43尊明清時期的古砲,其中以2009年在金城鎮南門里網寮興建民宅,一次發現29尊最多,這尊新發現的古砲將在適當整理後,再於古砲區公開展示。
金門出土明清時期古砲 估計逾600年歷史--東網
- 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