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鴞-比雞還大的鳥 宜蘭救傷紀錄首例-聯合新聞網

  • 2017-02-20
 【本報訊】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全台剩不到1千隻的二級保育類「黃魚鴞」,19日在宜蘭員山被人發現疑似受傷虛弱導致無法覓食,奄奄一息,經縣府農業處醫療處置,並進行快篩後,初步排除禽流感可能,因黃魚鴞屬於夜行性,且為台灣體型最大的貓頭鷹,生性隱密,在宜蘭尚無救傷紀錄,救援人員都說「難得有機會,可以一窺牠的神秘面紗。」
 19日上午6時多,有民眾在員山鄉湖東村茄苳林橋附近,發現一隻受傷鳥禽,通報村長救援。村長鄭金釧說,當時不清楚是何種鳥類,只聽民眾從電話中描述「有一隻很怪、很大的鳥受傷」,他以為是開玩笑,還笑答「有多大?像飛機那麼大嗎?」一到現場,看到身長約60公分的黃魚鴞,感到詫異不已,直說「從沒看過比雞還大的鳥!」擔心感染禽流感,立即通報縣府處理。
 宜蘭野鳥學會理事長吳俊德表示,黃魚鴞又名黃腿魚鴞,為鴟鴞科魚鴞屬下的一種,在台灣分布於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宜蘭淺山溪流處如雙連埤,都是牠的棲息地,主食魚或螃蟹,因通常僅在夜晚現身,一般人對於牠們的認識較少,但實際數量沒有想像中的少。
 和同一科最小如同麻雀般只有十多公分的鵂鶹相比,體長將近60公分的黃魚鴞,體型足足大上6倍,堪稱是「貓頭鷹界的巨人」,也是台灣12種貓頭鷹中,體型最大的貓頭鷹。其耳朵呈不對稱,頭上的兩對耳毛具有保護作用,外觀也易於辨識,遠看宛如飛機的機翼,眼神鋒利,屬於夜行性猛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