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經濟日報4日報導,鴻海集團打算在金門投資兩岸醫療特區,金門縣長陳福海說,鴻海相中金門有意前來投資,是難得的發展機會,要求相關單位用心突破法規盲點。
「郭董來了!」這是金門最近最熱門的話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3月6日帶著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與六名集團主管,低調造訪金門,考察地點為花崗石醫院、農試所、林務所旁與西洪營區。
郭台銘會勘後詢問縣府:「金門有沒有幾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使用?土地有沒有辦法半年可以搞定?」由於目前大面積土地很有限,縣府建議以國有地開發為主。
縣府財政處長許志忠說,未來只要在金門建構醫療平台,安排台灣的名醫在此排班輪駐,讓大陸病人來金門看診,初期服務廈門、福建的居民,甚至金字塔頂端的客人,市場將大有可為。
郭台銘也在永齡健康基金會中宣布,要在金門規畫醫療特區,預計近期公布細節。知情人士透露,郭台銘投資金門初步規劃分二部分,永齡健康基金會打算投資基因檢測資料庫、醫療與養生村;永齡慈善基金會則鎖定有機農業。鴻海集團有意在金門投資「兩岸醫療特區」,知情官員說,結合大陸市場及台灣醫療技術,政府樂見醫療深耕;兩岸「相向而行」的事都是好事;但對地方政府希望金馬成為兩岸的先行試點,不是我方說好就好,而需雙方都同意。
根據聯合報報導,針對金門設立兩岸醫療特區,陸委會3日晚表示,具體措施有待衛福部進一步研議。陸委會強調,只要有助於金門地區發展,符合整體兩岸交流政策,政府原則上予以支持。
官員表示,相對於本島,金門、馬祖地區醫療資源較少,有其主、客觀因素存在,即使投入資源多,也牽涉到醫護人員到金、馬地區服務的意願,否則將會造成投資與使用不成正比,形成浪費。過去幾年,政府提供醫護不少誘因,但醫護願意留在金、馬服務的比率成長有限。
他表示,若有人願意投資,從兩岸角度來思考,也是好事一件。不過,他也說,兩岸之間沒小事,很多事若牽涉到相互彼此,一定要兩方的中央都有共識及意願,一邊同意,另一邊不要,也無以為事。
另位官員也說,兩岸通水講了多年,過去一直談不了,就是卡在雙方高層的意見。如今大陸也看到金門的角色,有「對接金門,台灣就跑不掉」的看法,未來將強化與金馬的合作,以「區別對待」作為新的對台工作思維,值得我方關注。
鴻海金門醫療特區 陸委會:原則上支持--經濟日報、聯合報
- 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