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微電網商轉 澎湖東吉嶼創首例--聯合新聞網

  • 2017-05-05
 【本報訊】根據聯合新聞網5日報導,原能會4日宣布在澎湖東吉嶼已經擁有可以商轉獨立的微電網。記者林良齊/攝影
 微電網可以用來讓再生能源穩健運作,是再生能源關鍵技術之一,日前原能會也在新北市烏來、新店與屏東林邊建置微電網,4日宣布已在澎湖東吉嶼建立首個獨立的微電網,透過此一微電網再生能源最高瞬間甚至佔總體供電的92.8%,已達商轉水準,未來也打算配合新南向政策,創造新興產業。
 微電網系統是再生能源穩健運作的心臟與神經系統,原能會核研所技術移轉中興電工,在東吉嶼建置國內首座離島再生能源微電網系統,並商轉成功。更曾在3月27日再生能源佔東吉嶼總體供電之最高瞬間為92.8%,預估全年可減少燃油消耗3.3萬公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58噸。此系統包含86 kW太陽能發電系統、180 kWh儲能電池、200 kW柴油發電機及3條電力負載饋線。
 核研所核能儀器組副組長張永瑞表示,離島發電燃油及維運成本高,東吉嶼發電成本是每度20元但透過微電網供電系統每度電可以節省2.9元達每度17.1元,一年可節省183萬元,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58噸,目前該島主要以太陽能為主,未來也可以把風力發電也納入。
 張永瑞說,沒有微電網技術時,因為再生能源不穩定,甚至會發生逆電導致原發電模組跳電情況發生,藉此可以協調控制儲能系,進行最佳化經濟調度,提升供電定度及電力品質。
 澎湖縣政府參議洪棟霖也說,目前東吉嶼全島有50多位人員居住,每日用電度數約為1500度,每年得花費3500萬元來維持供電,但透過系統建置,可以省下不少錢。
 中興電工董事長江義福則說,目前在東南亞國家還有十億人口無電可用,而馬來西亞、印度及菲律賓具有發展潛力,可以用屬優勢技術的微電網及燃料電池可以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