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千噸垃圾無處去 炎陽下2度冒煙自燃-中時

  • 2017-07-13
 【本報訊】根據中時報導,金門每日生活垃圾約37公噸,因高雄市自6月初起暫停代燒,目前堆積新塘掩埋場已逾1000公噸,不但面臨垃圾無處可去難題,近日還2次發生沼氣自燃狀況。縣環保局持續報請中央協調其他縣市伸出援手,也朝「自己的垃圾自己燒」的方向努力。
 金門年產約1萬3000噸生活垃圾,2010年底起海運轉至高雄市焚化處理,迄去年9月因當地委託的廠商已無法辦理底渣再利用,遭遇底渣無處可去的困境,高雄市政府要求代燒的各縣市建立互惠機制,協助處理底渣,比例為1:1.67(每處理1公噸垃圾,需回運1.67公噸底渣) 或1:1.8(回運1.8公噸底渣資源化產品)。
 其後,金門縣環保局針對底渣再利用處理,2次辦理招標案,均因無廠商投標而流標,高雄市政府在上個月發出最後通牒,並自6月3日起以金門縣無法回收底渣,未能建立互惠機制,禁止金門縣垃圾進場。
 目前,金門的家庭生活垃圾暫置於新塘掩埋場,數量已逾1000公噸,近日因天氣炎熱導致沼氣自燃,加上垃圾中夾雜未燃燼物如炮竹、金紙,而在一週內2度出現悶燒現象,讓金湖消防隊和清潔隊疲於奔命,也讓附近聚落居民十分憂心。
 縣環保局表示,目前已邀集縣內各主辦工程單位研商底渣回運金門再利用的可行性,並報請環保署儘速建立中央跨部會媒合平台,協調中央部會公共工程使用金門縣的垃圾焚化底渣,以解決垃圾處理問題外,也請中央協調其他縣市支援。
 該局強調,有焚化處理設施的縣市沒有「義務」無限量的協助處理其他縣市的垃圾,垃圾長期轉運並非長久之計,唯有建置垃圾現地處理設施,才能澈底解決地區垃圾問題,縣府將持續積極面對和尋求解決方式,也希望鄉親做好垃圾減量和相關處理,共體時艱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