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新竹高中生福州學「詠春」練「搭橋」--中新網

  • 2017-07-18
貼在墻上的拳法源流和套路引起兩岸學生興趣。(圖片來源:中新網攝)

貼在墻上的拳法源流和套路引起兩岸學生興趣。(圖片來源:中新網攝)

 【本報訊】根據中新網18日報導,「在搏鬥中,‘尋橋’是為了找出最近的攻擊距離,但我們今天學習‘詠春’,是希望借助傳統武術文化,為兩岸學子相知相交‘搭橋’。」17日,在第十四屆榕台青年夏令營的傳統武術研習活動中,詠春拳第9代弟子洪駿如是開場。
 當天,由福州市政協舉辦的海峽青年節•第十四屆榕台青年夏令營的營員們參訪位於福州市三坊七巷街區的福建省傳統詠春拳傳習所。百餘名營員中,來自台灣新竹高中、馬祖高中的高中生有60名。
 隨著《李小龍傳奇》、《葉問》等系列影視作品的熱播,這些台灣學子對詠春拳充滿興趣。在木人樁前,洪駿開打「108點手」,出手迅猛帶風,激起學生們陣陣驚嘆。不少同學有模有樣地樁馬穩紮,左手豎掌、右手肘內折,擺出一招電影最常見的「尋橋」,招呼朋友們趕緊「幫拍個照」。
 標手、開馬、抱拳、後頂肘,在洪駿的指點下,馬祖高中女生簡芷盈與福州高中男生黃邵毅「拳來腳往」,比劃起詠春的「小念頭」來。練過幾招「橋手」,簡芷盈出手頗有心得:「原來《葉問》電影的神招,跟我們在學校玩禮槍的手法有點像。」
 呼呼拳聲中,帶一把中阮來到福州「覓琴友」的台灣新竹高中男生胡瑋賢,和福州高中男生王潤秋就《葉問》一番高談闊論後,話題已經從民族音樂「歪」到了遊戲格鬥術、延時攝影技術上,兩個大男生成為了拳腳「知己」。
 「純真年代結下的友誼最寶貴。」32歲的馬祖高中教導主任陳彥伶?,她亦曾在大學時代參加兩岸夏令營,結識了一群北京高校朋友,「從MSN到微信,我們至今仍是好友,話題從面膜‘美麗日記’進階到養育小孩,從來不會沒話講。」
 此次馬祖高中師生搭船從馬祖北竿抵達福州馬尾黃岐,僅30分鐘船程。外婆家在福州倉山的馬祖高中女生張宥芯告訴記者,「兩馬」實現半日生活圈後,媽媽一直想帶她回家看外婆,她卻捷足先登了。「我將收藏這張船票,很有紀念意義。」
 台灣新竹高中帶隊教師余成煌認為,通過研習中華傳統武術和舉行體育聯誼賽,兩岸學生可以肢體「對接」,在揮灑汗水中結下深厚友誼,在未來職場中,更可以攜手進軍運動體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