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研討會只剩一岸 陸方缺席學生填空位--聯合報

  • 2017-09-30
陸委會主委張小月主持兩岸交流30周年-小三通回顧與展望研討會30日上午在金門昇恆昌飯店登場。(記者蔡家蓁/攝影)

陸委會主委張小月主持兩岸交流30周年-小三通回顧與展望研討會30日上午在金門昇恆昌飯店登場。(記者蔡家蓁/攝影)

 2017-09-30 12:07【記者蔡家蓁╱即時報導】陸委會在金門舉辦「兩岸交流30周年-小三通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今天盛大登場,雖然因為大陸學者都缺席,原本的兩岸淪為「一岸」的論壇,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兩岸關係,不能一味討好,要找到互利互惠,找到兩岸互動的新模式。
 因為大陸學者專家不來,承辦單位動員不少金大學生到場卡位,就怕場面冷清。
 兩岸交流30周年-小三通回顧與展望研討會30日上午10點在金門昇恆昌飯店登場,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立委楊鎮浯、陳雪生、曾任陸委會主委的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陳明通、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金門副縣長吳成典、連江縣長吳增應人都出席。
 張景森表示,小三通從2001年開始執行,對地方發展影響、國家策略、兩岸關係、國際關係都有深遠影響,很多人誤解民進黨對兩岸比較保守,其實民進黨在1999年就深切感受金馬的民意,兩地的文化歷史血緣跟大陸有密切的交流,民進黨更在2000年總統大選提出,「單向定點、先海後空、先貨後客」金馬實施小三通的政策白皮書,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隨之在2003年提出,以此為基礎。政黨輪替後,執政團隊提出小三通,透過小三通跟大陸做直接的交流與接觸,當時的主委就是蔡英文總統。
 張景森說,16年來小三通的推動,過程很艱辛,中央與地方從意見分歧,到目標一致,看到成果,小三通如今已是施政重要的一環,兩岸關係未來要如何發展,「小三通做不好,兩岸關係怎麼可能做得好」,金馬先行,是兩岸未來之眼,希望能努力促成讓小三通朝向更大、更開放、更友善的方向推動。
 張小月提及,小三通開啟後,人員往來有1730萬人次,小三通帶動金馬發展,盼藉此研討會,檢討過去,展望未來,讓小三通有更大格局、頻繁的來往,她也提及小三通與兩岸政策息息相關。兩岸交流30週年,看到兩岸關係有高低起伏, 對兩岸議題,不能一味討好,要找到互利互惠,找到兩岸互動的新模式。
 對於兩岸政策,張小月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堅持兩岸關係條例,捍衛兩岸和平,區域的和平穩定,期待未來兩岸是正面、正向積極的,這要兩岸雙方共同努力。
 陸委會此次共召開多場研討會,分組座談「小三通產業現況」、「小三通與金馬澎離島建設」、「小三通發展前景展望」,邀請產官學界人士一同探討,最後進行分組報告與綜合座談,預計傍晚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