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是最自然、最好的促進身心健康的藥方,但在今天,懂得幽默、愛笑的人好像愈來愈少了。笑聲可以緩和我們緊張的情緒,使身體組織及各部器官得以輕鬆,即使是被動的勉強笑一笑,對於生理、精神還是有好處。
「發笑」並不是人類的專利,但人們卻是唯一會想出笑話、聽懂笑話的動物。人類學者研究其他動物在生理上亦有與人類發笑類似的表情出現,就如黑猩猩吡牙咧嘴的喧鬧聲即像是發笑。專家們說,「笑」是靈長類動物顯示歡愉、開心的一種表現。
無論從安定情緒或健康身體的觀點上來看,笑對我們身心俱佳,尤其當一個人獨處、緊張、孤單的時候,幽默感及笑聲更顯得重要了。在二次大戰期間,聰明的軍事將領會以高超的幽默感來減輕士兵們面對飢餓、危險、死亡的恐懼,而很可能贏得一場勝仗。
「笑」可以驅除一個人的絕望情緒。當遭受身體病痛時,笑尤其重要而必須,它如同一帖良方,可聚集病體中分散的精神活力,而產生出大的力量,戰勝病痛。同時,怨恨、失望、悲觀的念頭也會隨笑聲四散而逝。這樣對於我們身體或精神上的恢復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笑」也是人適應環境的一種能力表現,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若是一個人對於周遭幽默、有趣的事都不想笑的話,那可就有點問題了。不過也別緊張,這並不是說若你對於一個眾人發笑的笑話不感興趣,就表示你的腦筋有問題,而是根據醫師們的累積經驗得知,若病人對於笑話、卡通、幽默都沒有反應的話,這可能是一條顯示病人患有情緒不正常的明顯線索。如果人處於絕望,感覺不到幽默,不覺得任何事好笑,那他的情緒一定低落、鬱鬱不樂,對所有事也不能處之泰然了。
竟也有些人不笑是為了怕損失威嚴,那這些人的生活就更嚴肅而無情趣可言。一些人懂得欣賞報章雜誌上的幽默小品,看電視卡通也會開懷大笑,這些人比那些不懂得放開自己胸懷的人的心理要健康得多。還有一些人是刻意的抑制自覺的笑意,總算在他們心底還有一絲幽默的情懷,他們是怕自己不能控制太過開心的場面,怕笑多了而有失威嚴。
一個人若是對於趣味的事情表現出厭惡、不耐煩的反應,在他的心底可能是深植了一棵憂慮沮喪的大樹。其實,歡笑該是我們身處繁忙社會中,舒散身心壓力的最好辦法。笑可消除精神緊張,避免身體勞累、心理負擔,也就是具有清心醒腦的功效。
當人在開懷大笑後,不易再感到煩惱及憤怒,大笑一陣子,會覺得有新生、自滿、自信以及快樂的感覺。如果你想常保歡心,就請時常笑笑吧!哭泣煩憂是不易與笑聲共存的。
幽默開懷是不可以預測的,每一個人所體會的幽默感及情趣水準也不一樣,重要的是,人總要有份適合自己又自然不做作的趣味涵養。對大多數人而言,幽默是生活中的營養補品及歡樂的來源。
當你覺得消沈時,就儘量放鬆的笑一笑,就算是暫且偽裝的也罷,一會兒總會感染些真的趣味。「笑」對身心而言,實在是得之最易又最有效的良方。
笑口常開/乃欣
- 2017-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