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大紀元7日報導,首批外銷中東的6公噸台灣香蕉,6日由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國等來賓封上貨櫃車門,滿載著蕉農的希望,將於3星期後在杜拜上岸,肩負起開拓中東市場的重任。緊接著,第二批將於11月出貨。
台灣香蕉外銷,多年來一直以日本市場為主,但目前台蕉在日本市占率已不到0.2%,亟需開拓新興市場。經過民營業者、香蕉研究所及果菜生產合作社三方合作,將為台灣香蕉在偏好「金黃色水果」的中東攻下第一個市場。
杜拜位居中東市場樞紐,杜拜市場支配海灣七國大宗農產品吞吐量,不僅消費力驚人,更是國際上最競爭市場之一。
陳吉仲表示,香蕉外銷相當不易,以往輸日的香蕉只需1星期海運時間,這次前進中東市場則需3星期左右,所需的長途運輸保鮮技術由香蕉研究所研發成功,是研究單位、民營業者及果菜合作社多方整合,成功拓展農產品外銷新興市場的實際案例。
參與開拓中東市場計畫的契作蕉農超過40位,總種植面積60公頃,蕉園管理採生產履歷方式,合作社的收購價則比市場的收購價高出許多,陳吉仲指出。
台灣香蕉的國內市場約為2千公頃,但目前全台蕉園面積超過4千公頃,因此長期存在供過於求的現象。蕉農王先生說,去年由於自然災害,最高價曾賣到每公斤120元的歷史天價,現在一般收購市場則不到10元。蕉農希望中東市場開拓成功,讓參與契作蕉農有更穩定的收入。
據悉,如果此次行銷成功,台灣香蕉的身價將翻8倍,也就是產地價每公斤6元的台灣香蕉,在杜拜將以每公斤50元售出。
台灣蕉首批外銷杜拜 身價漲8倍--大紀元
- 201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