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金門小三通新高紀錄 298隻保育食蛇龜走私大陸遭攔截--自由時報

  • 2017-10-08
 【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8日報導,金門料羅港6日截獲一批以「申報鱉卵出口」做為掩護,企圖走私到中國的保育類動物「食蛇龜」共298隻,創下金門小三通查獲「食蛇龜」的走私新高紀錄。
 金門海關在金門料羅港出口倉,抽查141箱以「鱉卵申報出口」物品,其中11箱上面4層是鱉卵,最下層卻藏有一包包、用襪子裹覆,疑似保育動物的「食蛇龜」,擬由台灣屏東寄往中國泉州。
 海關清點後共有298隻,其中包括20隻未滿3歲的幼龜。查驗人員發現,多數「食蛇龜」的鼻吻部、四肢皮膚挫傷,甚至出現虛弱、體重過輕、外傷、呼吸道症狀等問題,研判私梟為了增加「出口量」,造成「食蛇龜」疑似因互相堆疊、推擠產生碰撞傷痕。
 貪暴利 可重判7年
 據透露,「龜」在中國是熱門的「形補」,在「物以稀為貴」炒作下,保育類的「食蛇龜」水漲船高,價格以「兩」計,甚至有「3隻食蛇龜可抵1支蘋果手機」的說法。
 金門縣府指出,2006年曾於烈嶼鄉猛虎嶼海域截獲台灣走私到中國福建的龜、鱉,當時查出「食蛇龜」198隻。隔年在古崗湖排水溝也發現10多隻食蛇龜的屍體,研判是走私失敗丟包。
 縣府強調,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飼養、捕捉、販賣及其他騷擾情事,近來已有判例,走私「食蛇龜」可重判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