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25日報導,國際大型觀光郵輪停靠台灣港口,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去年包含兩岸渡輪突破一一四萬人次,打破歷年紀錄,台灣港務公司趁勝追擊,計畫跟郵輪公司合作,全面推展離島式環台觀光行程,今年三月將有外國旅遊團首次體驗,並可連結到日本琉球或香港,擴大台灣旅遊版圖。
去年進出港旅客 年成長率16%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宏謀表示,去年進出港旅客累計一四二點七萬人次,年成長率十六%,其中國際旅客一一四萬人次,均屬歷年新高,預期今年會更高,觀光遊憩已成為重要發展,因此希望能儘速發展離島式環台郵輪行程。
吳宏謀強調,停靠高雄港及基隆港的郵輪,已有日本、韓國、香港等行程,卻沒有以台灣的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為據點,如果加上高雄、基隆、花蓮,就能搭郵輪「環島」,擴大旅遊版圖。
離島式環台郵輪行程為白天登島旅遊,晚上回郵輪過夜,節省旅館費用,已有郵輪公司願意參與。不過,因涉及國內航線問題,必須由交通部航港局審查核准;博弈與免稅部分也有待突破。
在交通部航港局核准下,今年三月將有外國旅遊團首次體驗「離島式環台郵輪行程」,高端旅客多達一一四人,帶動台灣旅遊經濟效應。這批旅客將搭飛機從桃園入境,前往九份等知名景點觀光後,到基隆港乘坐四千總噸的中小型郵輪,行經台中港、金門、台南安平港、綠島、花蓮,然後直接轉往日本。
台灣僅高雄港及基隆港能停泊大型郵輪,澎湖馬公港限五萬總噸以下,金門為四千總噸,且有潮差時間限制,如果錯過,就要靠郵輪上的救生艇接駁,綠島則完全靠接駁。
雖然因港口差異而有郵輪大小之分,但為擴大台灣旅遊版圖,交通部所屬單位卯足全力力拚,希望「離島式環台郵輪行程」,能帶動台灣旅遊經濟效應。
離島式環台郵輪 3月有外國旅遊團首次體驗--自由時報
- 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