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金門特色景點--金門版「摩西分海」重新開放後,每天吸引不少民眾和遊客登建功嶼遊憩;由於石板步道兩旁潮間帶泥灘生態豐富,旅客常會在這裡遇到史前活化石鱟,驚喜不已。
金門縣府政觀光處長陳美齡表示,這次建功嶼修繕工程主要有島上木構平台、暸望台、水路步道低窪段整修等,同時設置雙語解說牌及潮汐表等登島資訊,提供遊客更完善的服務。
建功嶼位於金門金城鎮南門海的浯江溪口下游,歷史記載名為珠嶼,又名鰲嶼、董嶼。傳說清末民初時期,末期痲瘋病患被移入島內,所以這裡又有「痲瘋島」之稱。
金門特色景點-金門版「摩西分海」重新開放後,每天吸引不少民眾和遊客登建功嶼遊憩;步道兩旁潮間帶泥灘生態豐富,4個「鋼鐵牡蠣人」是打卡亮點。
建功嶼退潮時,鋪排在海面上的石板步道,彷彿將海一分而二,有如「摩西分海」的情景;石板步道兩側在102年樹立了4個「鋼鐵牡蠣人」,由芬蘭藝術家打造,為建功嶼加分不少,許多民眾和遊客都來這裡打卡。
由於潮間帶地質為泥質、砂質、砂泥質與岩礁層,蘊育出豐富且多樣性的生物,漫步石板步道時除了可見兩旁壯麗的石蚵林,也可看到藤壼、燒酒螺、稚鱟、招潮蟹等生物游走其間。尤其旅客發現活化石鱟時,往往會禁不住興奮大叫。
金門建功嶼重新開放 旅客驚喜遇見鱟-中央社
- 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