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孕婦 每縣市至少一家周產期照護中心-中央社

  • 2019-01-27
 【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灣少子化嚴重,產科醫生年齡老化。衛福部將推「周產期照護網絡」,每縣市至少一家重點醫院提供周產期照護中心,照顧高危險妊娠孕婦,並設開放醫院,讓開業產科醫有更多資源。
 根據衛生福利部醫事司統計,台灣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在2016年攀升至54.83歲高點,2017年稍微降至52.96歲,但仍高於內科醫師的48.52歲、外科的48.27歲、兒科的48.39歲、急診科的42.2歲。
 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台灣目前面臨少子化,107年全台約僅18萬名新生兒,以台東來說,一年不超過1500名新生兒,意即每個月才100多名,需求少,鮮少產科醫師願投注偏鄉。
 但偏鄉仍可能遇到高危險妊娠、新生兒有重大疾病狀況,政府要設法提供完善照顧網絡,周產期照護網絡或許可解決問題。
 石崇良說,這個網絡包含基層及地區醫院,提供產檢、接生、新生兒照護服務;每個縣市又都會設至少一家的重點醫院,提供高危險妊娠照護及新生兒照護和轉送。當產檢時發現問題過於棘手,也可後送到核心醫院,提供新生兒重症、罕病等照護。在偏遠地區,也會建立高風險家庭、高危險妊娠產婦的支持系統。
 各縣市的重點醫院除設周產期照護中心,也要做開放醫院,讓當地的婦產科診所可利用醫院設備。孕媽咪可以到診所產檢,但如果診所人力、設備不夠,在即將生產時可到重點醫院掛急診,產檢醫師也會到醫院協助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