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東引新門牌推手蔡沛原 打造馬祖新美學風景--大人物網站

  • 2020-03-07

 (原標題)馬祖東引新門牌驚艷眾人的幕後推手蔡沛原,導入北歐色票系統、在地美麗陶瓷設計打造馬祖新美學風景
 2020/03/05(台灣設計By DaMan Staff)近期公共事務的美學革新受到矚目,不管是前陣子的北花的公運美學,還是教育部與設計業合力改造陳舊的校舍,或者是主打美感教育的國文課本,只要消息一出爐,都紛紛受到大眾的驚呼:「原來這些地方也能這麼美!」
 這些藝術設計與既有公部門的合作,讓一陳不變的既有視覺習慣,使人眼睛一亮。2019 年末,馬祖東引鄉公所攜手圖亞圖創意工作室,一起革新東引鄉的門牌,與台中的陶瓷廠合作、加入在地的自然元素與色彩,打造符合東引環境氛圍的門牌設計。
 ▲超美的馬祖東引新門牌,公部門美學讓你不再說「醜!」
 相較於早先引發輿論負評的新北市新門牌,東引鄉的新門牌在設計上融入在地環境氛圍,以陶瓷展現簡約質樸的風格,細看還有許多可愛小巧思,在色彩上的選擇更是費了一番苦心,再透過材質的搭配,讓人看了相當順眼,彷彿這款門牌設計本就存在於馬祖東引許久。
 ▲色彩與自然的和諧 功臣是來自北歐的色票系統
 豐富的巧思就讓大人物來抽絲剝繭!東引門牌的陶瓷材料與當地的陶瓷廠合作,顏色更嚴選來自北歐的 NCS 色採系統作為整體規劃依據,主色調為色號 NCS4020-B50G 的藍綠色,儘管 NCS 在台灣不如 Pantone 知名度高,不過 NCS 主打色彩取自於大自然,強調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與馬祖豐富的自然生態不謀而合。而上頭可愛的葉子圖騰,則是選用俗稱「馬祖紫檀」稀生植物凹葉柃木作為代表,團隊調查的用心度可見一斑。
 ▲新任鄉長與返鄉青年的勇敢合作 豐富調查作為基底有自信
 馬祖東引質感門牌之所以能夠促成,幕後有兩個重要的關鍵人物,一為 2017 年甫上任的東引鄉鄉長林德建,另一則是勇敢回鄉創業、同時也是圖亞圖創意工作室創辦人蔡沛原。不排斥與年輕團隊合作的鄉長,遇上對家鄉有滿滿熱情的返鄉青年,自然是一拍即合。
 馬祖出身的蔡沛原自認為是非常認同家鄉的馬祖人。在文化大學景觀系畢業之後,得知有連江縣環境美學總體營造計畫之時,便毅然決然從原公司辭職,加入該計畫成為專案助理。進行了大量的色彩調查,了解當地植被、地理環境、岩石、在地人文故事,推出了一本色彩圖輯,期待它成為馬祖美學再造的參考。
 這次東引的門牌改造,也是這本色彩圖輯初嘗試的第一步,就引起了如此廣泛的討論,往後的東引鄉想必也更令人期待。除了這次東引鄉的案例以外,蔡沛原也舉出以正濱漁港為例,正是專業知識的色彩運用得當,讓在地、顏色和設計的結合,才能令人驚艷。
 而當問及先前新北市門牌的負評是否會使圖雅圖接案時壓力倍增?蔡沛原表示:「我覺得好的公共設計應該要符合當地給人的感受,融入地方,經過時不會覺得這格設計太明顯、干擾視覺。而門牌這種東西,就是要很符合那個地方的氛圍。比如我曾在新北市生活過,當然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多元,但同時又感覺得到都會區的灰冷水泥色調,可是在東引所體驗到的就截然不同。」在停頓了一會兒後,她以實例為這個問題下了一個中性的總結:「並非所有好看的設計皆能通用於各地,比如拿東引門牌設計放在別的地方,我就覺得不適合。」
 ▲臺灣美學革新遍地開花 地方創生吸青年人才返鄉
 提到「公部門美學」,已經逐漸跳脫過去傳統落俗套、政令宣導式的刻板印象,在近幾年種種活動與文宣的案例中,改變更是大家有目共賭的。蔡沛原提到,如:新竹、桃園,就有許多設計專業與公部門合作的成功案例,她認為其中的關鍵,就是政府單位必須尊重專業、願意給予空間,且勇於嘗試,而它也期待未來這種風氣可以「遍地開花」,讓更多青年願意回到家鄉,去為各鄉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