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籲:14 天內不要接近連假出遊的人 孩子放學回家先洗澡--ETtoday

  • 2020-04-06
 ● ETtoday新聞雲 > 雲論2020年04月05日 19:50(謝宗學/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清明連假台灣各地景點、夜市爆滿,看到一張張「怵目驚心」人潮擁擠的照片,身旁第一線醫事人員情緒掉到谷底。
 因為連假之後,將迎來感染症浪潮,還必須小心鑑別診斷,其中是否藏有新冠肺炎病例?部分國人在險峻的疫情中,仍開心出遊後造成的後遺症,最後還是必須由第一線醫事人員收拾。
 事實上,從昨天從小夜開始,急診室的來診量開始明顯增加。
 除了醫事人員外,覺得憂心和恐懼的還有連假4天乖乖待在家裡當阿宅努力防疫的人,犧牲外出遊玩的權利在家防疫,卻可能被開心出遊的人造成防疫破口波及?真不公平!
 旅居海外的國人覺得不可思議,他們不是被禁足,就是因封城關在家中,身旁許多親朋好友染病甚至往生,因為新冠肺炎每天擔心受怕,強迫自己過著低社交活動的枯燥生活,卻透過電視、網路看到祖國台灣彷彿不知國際慘況,連假擠爆景點、不戴口罩在夜市邊走邊吃的場景,深怕連台灣也淪陷了,最後無處可回。
 許多人私訊或留言給我,問我連假後該怎麼辦?有沒有辦法亡羊補牢?孩子要不要停課避災?說真的,這是一個過於複雜和艱難的議題,我只能從個人防疫的角度提出建議:
 1. 加強個人衛生習慣的執行,出門緊戴口罩,手儘量不接觸周遭環境器物,不觸碰眼、鼻、口,確實清潔手部。
 2. 連假出遊的人,麻煩確實執行上述個人衛生習慣,14天內儘量不要到人潮擁擠或通風不良之處,儘量不要和親朋好友見面。
 若身體出現不適,務必誠實告知醫師旅遊史,精準描述症狀,特別是出現嗅覺、味覺異常,提供醫師判斷的依據。
 3. 連假沒出門的人,14 天內不要接近連假出遊的人,教導孩子在學校和補習班,注意個人衛生防護。
 4. 孩子放學回家先洗澡,再開始家庭活動。
 5. 注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和建議,並配合執行。
 事實上,這些建議大多以前都說過,但最近觀察到許多人「鬆懈了」,必須重新上緊發條才行。
 台灣為什麼常比賽在最後被逆轉、雖敗猶榮?不是因為技術不好,而是因為專注度不夠持久,對於過去的教訓「健忘」,所以常領先了大半場最後卻落敗。
 這次的疫情不用懷疑,絕對是長期抗戰,我們現在雖然暫時領先世界各國,未發生大規模社區疫情,絕對不能得意忘形。
 因為只要爆發大規模社區疫情,結局跟其他國家一樣,說不定更慘,17年前SARS疫情清楚說明這個事實,只有撐到有效疫苗或治療方法出現才是勝利。
 在這條終點線前,任何一個時間點沒有守住爆發大規模社區疫情,就是失敗,沒有雖敗猶榮可言!真的不想再吃鍋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