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傳統漁場慘遭抽砂覆蓋漁網 禍首指向大陸漁船-中央社

  • 2020-05-07
 【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灣淺堆是澎湖的傳統漁場,具有許多大型經濟類魚種。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7日表示,近年大陸越界在此違法抽砂,漁網也覆蓋海底,希望政府跨部會合作保護海洋資源。
 台灣淺堆位於台灣海峽中線,是澎湖的傳統漁場。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鄭明修指出,近年來發現在台灣淺堆經常聚集近眾多大陸鐵殼抽砂船和搬運船,每天可能高達數10萬噸砂被採走,將引發海底砂石層結構變動,造成附近海域水文浩劫。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鄭明修指出表示,今年4月,研究團隊首次完成台灣淺堆海底生態攝影與錄影紀錄。共記錄到魚類16科44種約643尾,其中很多大型經濟性魚類如龍虎石斑、石鱸、笛鯛等,另外軟珊瑚類有10餘種。
 他說,影像中也記錄到海底覆蓋漁網十分嚴重,由於過去台灣淺堆的漁業十分興盛,可能是大陸滾輪式拖網曾在此大肆撈捕作業。
 海巡署巡防組長王正信表示,去年海巡署曾派出4艦2艇展開取締行動,在台灣淺堆海域取締扣留大陸籍4266噸級「豐溢9969」抽砂船、1萬6468噸級「長鑫36」運砂船與28位船員返回馬公;判決2名船長各6個月有期徒刑,26名船員各4個月有期徒刑,抽砂船和運砂貨船及船上海沙全部沒收。
 王正信說,今年4月中旬又見到數10艘抽砂船和運砂船大舉越過海峽中線開始大量抽砂;統計去年驅趕了500多艘,今年1月到4月就已經驅了1077艘;雖請大陸海警協力共同執法,但並未獲得回應。
 鄭明修呼籲,希望政府跨部門合作執法,研議修訂相關法令、部署海域巡邏定翼飛機或直升機,從空中偵監,維護台灣經濟海域完整及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確保海洋資源永續發展。